世尊成道後六年,父王渴念情殷,亟欲一見。便敕優陀夷前去致意迎請。優陀夷是個絕頂聰明的人,在世尊做太子時,本來是常常隨侍著太子的。現在奉詔,來到佛所。把父王的意旨轉達了一遍,看到世尊的威神莊嚴,天神侍衛,聖眾圍繞,也是他得道緣熟,便要求世尊渡他出家聞法修學,成阿羅漢道。佛本來是等待著機緣成熟,就要返國說法,一者應報父母恩,二者踐自己道成返國的本誓。於是就派優陀夷先去回報父王,佛七日後可到了;並現神通變化,使大眾加倍的敬仰。優
陀夷受命而去,以神足通,一彈指頃到迦毗羅衛國。在城上虛空中,現出種種不可思議的神變,長篇的詩偈脫口而出,頌讚佛的威德,說明自己的經過。父王臣民萬眾歡悅,以為優陀夷才去皈依,便成道果,而有這樣不可思議的神通智慧,初學的徒弟尚且如此,何況佛呢?所以渴慕敬仰之心,不覺油然倍增。到了第七天,父王嚴整陣容,率領文武百官,萬民擁戴,出城四十里迎接世尊,一路上打掃得異常潔淨,並且用香花幢幡莊嚴供養。不久,天神擁護著丈六金身的大雄世尊;前後弟子千聖圍繞,威光赫奕地進入國境。種種祥瑞,不一而足,越使大眾敬仰得五體投地。王臣恭迎世尊入城後,互相問訊,聽受法要,淨飯王即悟。
大雄世尊返國宣化後,舉國上下莫不深被法化,億萬釋種(佛的宗族)都深信因果,依教奉行,得道者如林。父王見佛隨侍的一千二百五十位羅漢弟子,都是苦行外道出身的,所以身體枯瘦,和佛豐腴的金身配在一起很不好看,就命令選王族豪貴的子弟中品貌端正者五百人,剃度出家隨侍世尊。於是淨飯王的次子孫陀羅難陀,佛的親弟,摩訶波蘇波提所生。王二弟白飯王的兒子阿難(也叫阿難陀)、調達(也叫提婆達多)、王三弟斛飯王的兒子阿那律(也叫阿(馬矣)樓馱)、王四弟甘露飯王的兒子拔提以及軍荼那、優波離等等宗室子弟公侯卿相願脫俗累希求道果的人,都踴躍地從佛出家。還有佛姨母摩訶波蘇波堤(又譯曰大愛道)也要求佛出家。起初,佛不允許,姨母堅求再三,方才允許。因為女人出家,就會多發生流弊和詬病,這是佛所逆知的。(後來外道要破佛法的,使有孕的婦女假意出家為尼,以誣蔑佛教的清靜,就有這種種事情發生。)但以姨母的懇切為道,艱苦修行,加以恩同生母,當然只能成全而不能堅拒的了,所以只得允許。佛因此制定為尼八敬的戒律。尼眾遵守八敬,可以使正法昌明久住。姨母出家後,接著有許多宮娥彩女和佛的妻子耶輸陀羅等都接踵出家,後來都成阿羅漢果。迦毗羅衛國竟成了佛化一統的清靜國。在王族出家的盛況中,卻有很多可以記述的因緣,現在略舉幾件於後:
佛的胞弟難陀出家後,挨次拜識以前出家的比丘。拜到一個從前是在宮裏做僕人服役的,他心裏想著:「這是我的家僕,怎能受我的禮拜呢?」想到這裏,便遲疑著拜不下去。佛曉得他的念頭,就告訴他說:「難陀!佛法是平等的,並沒有世位尊卑高下之分。都是佛的弟子,便當以出家的先後為長幼的次序,至於以前的貧富貴賤,是統統不管的了。」就以「出家先後為長幼的次序」作為法門的定儀。
佛的兒子羅哞羅(或譯為羅雲華言義覆障)是佛出家後才出生的。是耶輸妃最疼愛的愛子。在耶輸妃尚未出家明道以前,一天,佛叫目犍連尊者到王宮裏去開導夫人,叫羅哞羅出家做沙彌。耶輸妃起初避而不見。領著愛子躲到高樓上去。目犍連以神通飛到她的面前,勸道:「母子之愛,有時而盡,學道證果,可以永離生死之苦,永無別離之苦。」可是開導再三,耶輸夫人雖也心知其然,總以恩愛太深,終不能捨。父王和姨母已明法要,來相勸慰,也都不聽,反向公婆告訴道:「從前我在娘家時,八國爭聘,都不答應;所以許配悉達太子者,正以太子才藝過人,誰知他忍棄恩愛,獨處山林,既知今日,當時又何必求聘呢?現在竟還要離我母子,這是我萬萬不能答應的。」那時佛就化現其前,告訴她道:「你還識得我們的過去因緣嗎?過去生中,我修菩薩道,向你買花供佛,你來約我生生世世誓為夫婦。我說『我是誓修菩薩道的,一切的所有,都能捨能施,你能同意這樣做嗎?』那時你就發誓,隨君施捨,絕無吝悔,同修聖道,以求解脫;為何現在就這樣癡愛不捨呢?」這時夫人就豁然明識過去因緣,便將愛子羅哞羅付託目犍連尊者,帶去出家。淨飯王就命令貴族子弟五十人,隨王孫出家。於是佛命阿難為五十一人剃髮,舍利弗為做軌範師。後來都證聖果,羅哞羅在諸弟子中密行第一。
佛的從弟阿那律和拔提,都是母愛偏重的寶貝兒子。阿那律要想出家,求母親允許,她的母親堅決地不答應。哀求再三,母親說:「如果拔提的母親聽拔提出家了,我也聽你出家。」於是阿那律去和拔提商量,拔提起初還放不下俗情,經那律一再勸說,他說待我再享一年福,然後出家好嗎?那律以人命無常,佛法難聞警策他。然由要求一年漸減至七天,那律就答應了。七日之後,拔提求母親聽他出家,他的母親也同那律母親一樣,如果那律出家,也聽你出家,兩人說已答應了,於是兩人就同得出家。夜間拔提獨自在樹下修習,不覺高唱:「快樂!快樂!」佛差人叫來問他,他說:「從前我在家時,刀杖劍戟侍衛森嚴,但是心裏常懷恐懼;現在獨處曠野,釋然無累,坦然無憂,所以高唱快樂哩!」後來兩人都證聖果,阿那律天眼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