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視功能是指能看到視覺範圍之外,相距遙遠的事物的人體潛能。實驗心靈心理學對這一功能的科學實驗始於1930年代,70年來的實驗已證實該功能的客觀存在(Utts,1996)。
最經典的遙視功能研究是1979年由艾爾馬﹒格魯勃(Elmar Gruber)和馬瑞林﹒史立茲(Marily Schlitz)進行的跨越歐美兩洲的遙視實驗,結果發表在1980年第44期和1981年第45期的《心靈心理學學刊》上(Schlitz & Gruber,1980; Gruber, 1981)。
1979年11月,馬瑞林作為被試留在美國密歇根州的底特律;艾爾馬則前往意大利的羅馬選擇了40個遙視目標,包括噴泉,教堂,等室外場所,也有房間,博物館內展品的室內場景。
遙視實驗在10天內進行了10次。每天在歐洲中部下午兩點(底特律時間早晨八點),由隨機數據發生儀從40個目標中隨機選定一個遙視對像。十天中被選的遙視對像分別是:聖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Cathedral)屋頂俯瞰景觀;西班牙階梯(Spanish Steps);Via Vittoria 一個公寓內的布置;Academia Tiberina 的一間房子;羅馬國際機場外從一座小山上看到的景象;Caracalla Baths 廢墟;Villa Borghese 公園;Vatican 博物館一間放滿繪畫的房間;RomeEur 體育宮的俯瞰場景。
遙視實驗每日始於下午五點(底特律早十一點)。艾爾馬在此時到達遙視現場,並在那裏自由走動或坐下觀察現場。他還用錄音機錄下自己對場景的印象或其中的某個街景,共15分鐘。除11月6日外,艾爾馬都是獨自一人留在遙視現場。實驗時段過後,他將錄音交給兩位對實驗毫不知情的同事。
這十天中,馬瑞林每天早晨十一點坐在底特律的一間光線昏暗的房間中,努力「觀察」艾爾馬身處何處。實驗中,馬瑞林一直處於平靜狀態,但並沒有採用特殊的放鬆技巧。她儘量排除一切生活瑣事帶來的雜念,集中注意力思想艾爾馬和遙視目標。當腦海中出現圖象時,她將獲得的印象寫下或描畫出來。10次實驗結束後,馬瑞林將自己的記錄複製兩份,一份寄給當時已在奧地利的艾爾馬,另一份寄給德國的漢斯.班德(Hans Bender)妥善收藏。
在整個實驗期間,馬瑞林沒有得到關於她遙視情況的任何反饋。事實上,她在實驗結束後幾個月都沒有得到反饋。這十天中,她也未曾關注外地新聞與天氣預報等信息,以防那些信息影響實驗狀態。
收到馬瑞林的10份記錄後,艾爾馬和另一位不知情的人將記錄翻譯成意大利語,翻譯文稿由意大利翻譯家P. Giovetti(也對實驗毫不知情)檢查修改以確保其準確性。譯稿打印出來後,艾爾馬將馬瑞林的原本報告分別訂在譯稿上,每套報告複印五份,交到五位評判人員手中。
五位評判人員按其評判報告的順序,先各自實地觀察遙視對像,再根據實地景象和報告的一致程度打分。分數在0-10之間。同時,艾爾馬在實驗時段所作的錄音也提供給評判人員,以作客觀參照。
評判人員的打分作為原始數據以供統計分析。數據被總結成10X10矩陣,用直接排列法(direct-count-of-permutations)檢驗統計量的顯著性。結果表明,無論單獨分析某個評判員的評分,還是總體看所有評判員的總和評分,統計結果明朗顯示馬瑞林的遙視結果與實地景象極為吻合,統計量顯著性在10-6 --10-2 之間。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