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美國之音:哥倫比亞災難和中國人的反美情緒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3年2月4日】VOA REPORT:Columbia Disaster and Chinese Anti-American Sentiments,FEBRUARY 3, 2003 (東方報導)

**部份中國人反美情緒分析**

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發生墜毀事故之後,中國網站上出現一些幸災樂禍的言論。中國著名作家劉曉波在一篇發表在海外網站上的文章中,對部份中國網民幸災樂禍的失態進行的分析。部份中國聽眾也通過美國之音的熱線電話,評論了部份中國人中間存在的反美情緒。

*幸災樂禍評論*

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發生事故之後,世界很多國家的首腦和人民都表示同情和哀悼,並且對美國科學家為人類探索太空的航天事業,表示了崇高的敬意。[……]然而,在中國的幾大網站上,卻出現了一些網民幸災樂禍的評論。目前在北京的中國作家劉曉波在他寫給美國「觀察」網站的一篇文章中,對中國國內幾大網站上的言論進行了初步的統計。結果發現,雖然某些中國人這次的幸災樂禍,遠沒有對九一一那樣普遍,但在中國「新浪」和「網易」的網民評論中,幸災樂禍的言論起碼佔有50%左右。比如:有些中國網民表示「感謝真主保祐伊拉克」;有人認為「這是上天對美國人企圖稱霸世界的懲罰」;有人預言」美國即將衰落而中國終將崛起並打敗美國「;有人甚至把哥倫比亞號失事說成是「羊年春節最美麗的煙火!」 有的網民說,「今天玩的真愉快,感謝給我們快樂的USA」。還有的說,「春節不能放鞭炮,這下好了,美國放個大的,辭舊迎新嘛。」

*民族主義毒化*

對於這些極端的反美仇美的情緒宣洩,作家劉曉波在北京家中撰文分析說:「正是被狹隘而狂熱的民族主義毒化的結果。這種民族主義,淹沒了人類共同價值,泯滅了起碼的正義感和同情心,混淆自由與獨裁、人性和反人性、善與惡、真與假、文明與野蠻之間的實質性區別。它的唯一情感是冷血仇恨,唯一的表達是漫罵宣洩,唯一的表情是猥褻下流。」

*政府媒體誤導*

中國山東一位聽劉姓聽眾今天通過美國之音的熱線電話,對部份中國人當中的反美情緒進行了分析。他認為這是政府控制的媒體進行輿論錯誤導向的結果。劉說:「現在中國人當中存在著反美的情緒。我認為這是國家和政府愚弄人民造成的。比方說在中國,老百姓不知道美國和中國的(關係)對中國有甚麼好處,有甚麼壞處,所以形成了反美的情緒。中國政府在報導的時候有偏向,只說(一面),把事情的這個樣子,說成是那個樣子,造成了一些反美情緒。」

*不該對他人挫折高興*

不過,《人民日報》強國論壇一位叫MBOY6的網民對中國部份人的幸災樂禍的言論有不同的分析。他說:「有相當一部份對哥倫比亞的爆炸感到高興的網友,絕對不是冷血的,他們不是對生命的喪失而高興,而是對美國的航天事業的挫折,對美國霸權的無限擴展中遭遇的一次失敗而感到高興。」新浪網上一位中國網民對這種意見不以為然。他認為,即便美國是中國的競爭對手,也不應該對別人的挫折表示高興。這位名叫「冷酷的心」的網友說:「七個人的生命在歸家的路上永遠的失去了,在那些卑鄙的幸災樂禍者的眼裏,看到的卻是美麗的煙花,裝點了他們殘忍而又無恥的虛榮。嫉妒使這些人喪失了起碼的同情心。就算美國是中國的競爭對手,也不應該把超過對手的希望寄託在對手失誤上。超過了自己的對手摔了跤,我們應該拍手叫好麼?如果中國人都這樣想,2008年的奧運會還是搬到別處去辦好了。 」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