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大禹治水的故事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五年二月十三日】在中國大陸,到處都有關於大禹的遺蹟和傳聞。銘記著大禹的豐功和人們的思念。

大禹姓姒(si四),名文命,因治水有功,後人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的意思。

相傳距今約四千多年前,中國是堯、舜相繼掌權的傳說時代。那時,有些大河每隔一年半載就要鬧一次水災。

部落聯盟首領堯,為解除水患召開了部落聯盟會議,請各部落首領共商治水大事。大家公推禹的父親鯀(gun滾)去辦理。堯不贊成,說:「他很任性,可能辦不成大事。」但是,首領們堅持讓鯀去試一試。按照當時部落的習慣,部落聯盟首領的意見與大家意見不相符,首領要聽從大家的意見。堯只好採納大家的建議,讓鯀去治水。

鯀到治水的地方以後,沿用了「水來土擋」的辦法。他把人們活動的地區搞了個像圍牆似的小土城圍了起來,洪水來時,不斷加高加厚土層。但是由於洪水兇猛,不斷衝擊土牆,結果鯀治水九年,勞民傷財,一事無成,並沒有把洪水制服。

舜接替堯做部落聯盟首領之後,親自巡視治水情況。他見鯀對洪水束手無策,耽誤了大事,就把鯀辦罪,處死在羽山。隨後,他又命鯀的兒子禹繼續治水。

大禹領命之後,帶領契、棄等人和徒眾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頭、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並在重要的地方堆積一些石頭或砍伐樹木作為記號,便於治水時作參考。這次考察是很辛苦的。據說有一次他們走到山東的一條河邊,突然狂風大作,烏雲翻滾,電閃雷鳴,大雨傾盆,山洪暴發了。有些人在咆哮的洪水中淹沒了、失蹤了。大禹的徒眾受了驚駭,因此後來有人就把這條河叫徒駭河(在今山東禹城和聊城縣一帶)。

考察完畢,大禹對各種水情作了認真研究,最後決定用疏導的辦法來治理水患。大禹親自率領徒眾和百姓治水。他們一心撲在治水上,露宿野餐,粗衣淡飯,風裏來雨裏去,紮紮實實地勞動著。尤其是大禹,起早貪黑,兢兢業業,從不懈怠。

大禹用疏導的辦法治水獲得了成功。原來,黃河水繫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寬,把支流疏通,與主流相接,這樣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歸主流。同時,他們把原來的高處培修使它更高,把原來的低地疏濬使它更深,便自然形成了陸地和湖澤。他們把這些大小湖澤與大小支流連結起來,洪水就能暢通無阻地流向大海了。

據考證,當時大禹治水的地區,大約在現在的河北東部、河南東部、山東西部、南部,以及淮河北部。大禹指揮人們花了十年左右的功夫,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開了一條又一條河渠。他公而忘私,據說大禹幾次路過家門,都沒有進去。第一次他路過家門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勸他進去看一看,照顧一下,他怕影響治水,沒有進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見了父親,非常高興,要大禹到家裏看一看,他還是沒有進去。他把整個身心都用在開山挖河的事業中了。

治水成功之後,大禹來到茅山(今浙江紹興城郊),召集諸侯,計功行賞,還組織人們利用水土去發展農業生產。他叫伯益把稻種發給群眾,讓他們在低溫的地方種植水稻;又叫後稷(ji)教大家種植不同品種的作物;還在湖泊中養殖魚類、鵝鴨,種植蒲草,水害變成了水利。伯益又改進了鑿井技術,使農業生產有了較大的發展,到處出現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的景象。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舉為舜的助手。過了十七年,舜死後,他繼任部落聯盟首領。後來,大禹的兒子啟創建了我國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因此,後人也稱他為夏禹。夏禹死後就葬在茅山,後人因禹曾在這裏大會諸侯,計功行賞,所以把茅山改名為會稽山。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