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黃帝時期,就有史官了。沮誦、倉頡就是史官,他們那時負責造字。據說倉頡有四隻眼睛,他通過眼睛觀察到萬物的形狀,模擬出他們的聲音、形狀,創造出了象形字和形聲字,通過一些事物表達意思,創造了會意字。
「史,記事也。從又持中。中,正也。」(《說文解字》)就是:史,是記事,堅持公正直筆。所以對於史官的要求也就一目了然了,就是要如實地記錄,不得偏私。而且古時還有一個規定君王不許觀看當朝史書。
唐太宗李世民在魏徵死後曾說過:「人們用銅做成鏡子,可以用來整齊衣帽,將歷史作為鏡子,可以觀察到歷朝的興衰隆替,將人比做一面鏡子,可以確知自己行為的得失。魏徵死去了,朕失去了一面絕好的鏡子。」從這句話我們知道,李世民是通過歷史、人言,來知道自己行為上的過失。所以貞觀二年,他在門下省設立了兩名起居郎。貞觀十年,褚遂良做上了起居郎一職,專門記錄皇帝的一言一行。
在《史館雜錄上》李世民和褚遂良(他的父親褚亮是秦王李世民文學館的十八學士之一)有這麼一個故事:一日,李世民很想看《起居注》,想知道自己的言行上有甚麼過失,從而可以改正。就問:「你記的那些東西,君王本人可以看嗎?」
褚遂良回答說:「今天所以設立起居之職,就是古時的左右史官,善惡必記,以使皇帝不犯過錯。我是沒有聽過做皇帝的自己要看這些東西。」
李世民又問:「我如果有不好的地方,你一定要記下來嗎?」
褚遂良回答說:「我的職務就是這樣的,所以您的一舉一動,都是要寫下來的。」
門侍郎劉洎說:「即使您下令讓褚遂良不記錄,天下的人也會記錄的。」
李世民問房玄齡:「為甚麼君王不能看看國史?」
房玄齡說:「國史是善惡必記的,擔心自己所記錄的事會觸犯了聖意,從而篡改歷史,所以才規定君王不許看當朝史書。」
李世民說:「但是我和歷代君王想要看史的想法是不一樣的,史書記錄的是我的功績,那就不要提了,我的過失當然可以記錄在史書上,只是我希望你一定能告訴我,這樣我才能到注意自己的言行,不犯同樣的過錯。」
中國的歷史之所以能保存的如此完整,是因為在古代不乏有史官因公正撰寫歷史而遭受刑罰、甚至是丟掉了性命的例子。正因為古時規定,君王不能觀看當朝歷史,史官要公正如實地記錄,才能使我們今天能看到古代的真實歷史,才能知道聖賢的德行,小人的奸詐,才能知道如何面對個人的榮辱與得失,才能看到幾千年的朝代更替和起落興衰。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0/1/15/113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