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芬蘭向華人旅遊團講真相體會

Twitter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九月十四日】芬蘭赫爾辛基白教堂是一座色彩協調、氣派雄偉的建築,全球退黨月的活動就在這個著名的旅遊景點舉行,也吸引了來自瑞典、德國過路的中國旅遊團觀看。

他們來自中國社會中上階層。在講真相中了解他們,得到一些問題的反饋是非常必要的。即使他們不回答,我覺得也應該主動引申出一些話題,比如,是在觀望和有顧慮的,就講講到中國週邊國家,如新、馬、泰旅遊的一些正面情況,多消除他們心理的顧慮。告訴他們:即使在中國的香港和澳門,國內出來的遊客也拿《大紀元時報》看,表面上一國兩制嘛,你也奈何他不得是吧?何況現時身在歐洲或其它地方,先不說信息自由,這本身是你的基本權利啊。有些人說,我只想快快樂樂輕鬆的生活,不想管那麼多事。有時候可以適當翻開《大紀元時報》,展示有關生活出行,文化醫療,人生哲理部份讓他過目,告訴他:你看這裏還附加了一份中國特寫,除此之外,基本上都是西方的新聞,有甚麼不敢看的呢?

我還看到一些旅行團是一個單位組織出遊的,總看到有一個負責人或黨支書之類的人,在遞眼色打手勢阻止團友們接報紙,讓那一大團人在那裏沉默不說話。這時應該採取積極主動的方式去打破沉默,自問自答也無妨,例如:我聽說出國之前黨支書反覆叮囑不要接報紙,這黨支書管的也太寬了,不遠萬里也可以做「遙控器」。然後在隨和的攀談中談到為甚麼我在這裏發免費報紙,很多團友也圍過來順手拿報紙。

有些人是既得利益者,她說,我們都是共產黨的高級幹部,生活得很好,很愛黨,不會接報紙,不許你站在這裏。我接過話題:「沒聽說過不可以站在這裏,怎麼又驚動了你那個黨中央呢?這裏是歐洲哎,你真搞笑,人家海外華僑都送上門來了你還不招呼。」有時會帶來一陣沉默,也可以轉移緊張的氣氛,避免糾纏在某個問題的爭執上,減少給導遊的壓力。我就接著說:「你看我們整天風吹雨淋為了甚麼呢?這是免費的提供一份報紙,又不是在做生意,只是幫助了解一下歷史,總結總結經驗教訓,大學還在開歷史課嘛。」也可以對導遊說:你放他們一馬,只是讓他們得到一些國內看不到的重大消息,因為現在是非常時期,打破網絡封鎖,扶持正義。當歷史翻過這一頁,你可是功德無量。多說一些正面鼓勵的話,儘量避免觸動人負面的因素,由於話題、語言表達方式的不當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爭論,必須根據對方接受能力的情況採取靈活多變的方式。

我也經常看到一些二三十人的旅遊團,往往總有八九個人在旅遊車前等齊一起離去,我就儘量在這裏下功夫,讓他們四、五個人能接上報紙看一看,儘量在主要的方面要講到位,並反覆提醒鞏固,對一些誤解問題要及時解釋。當其他遊客回來時,看到有一定數量的人已經接了報紙在看,會覺得這是一種氛圍,為甚麼不也順手拿一份看呢。如果這些人或導遊的心理壓力和顧慮未能及時排除,往往會影響整個團隊,不敢要報紙。這點要充份考慮導遊的因素,多在導遊身上下功夫,在講真相過程中,說話簡練,製造輕鬆的氛圍。

比如,我經常介紹我們這份報紙是週刊,成本很高,每次都要從德國那邊空運過來,有時旅遊團的一位客人接過話題說,我們也剛剛從那邊空運過來的,立刻整個旅遊團都笑起來,接報紙也順利。我也會遇到一些上了年紀的遊客,有時一句話都不讓說,因為他說看見就有氣。遇到這種有可能直接發生衝撞的可以變換一下策略,以退為進,如對他說:先生你看,這裏這麼多人,我是對他們講的,不是對你講的,先不要激動。這位先生旁邊的太太也來拉他:既然不是對你講你何必去管呢?那麼這個人也不好發作,這就能夠控制局面,避免因個別的糾纏而影響整個團隊接報紙。

以上是講真相方面採取靈活溝通辦法,在修煉方面法理是要跟上的,因為他是解體邪惡能力的體現。我也看到自己的執著放不下,如爭著說,講話過急,思想過激帶有情緒的不平和,等等。我需要多學法,加強正念。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