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印第安納州畢施格瑞市宣布法輪大法月
美國印第安納州畢施格瑞市(Beech Grove,Indiana)市長丹尼斯•畢•柏克利(Dennis B. Buckley)於二零一六年五月二十三日簽發褒獎令,褒獎法輪大法,宣布二零一六年五月為印第安納州畢施格瑞市「法輪大法月」。
印第安納州畢施格瑞市(Beech Grove,Indiana)市長丹尼斯•畢•柏克利(Dennis B. Buckley)簽發的褒獎令 |
褒獎譯文如下:
鑑於,今年五月十三日,各地數以百萬計的人們慶祝世界法輪大法日,標誌著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性命雙修功法──法輪大法弘傳世界二十四週年;
鑑於,法輪大法是一門上乘性命雙修功法,給美國人民帶來身心的健康;
鑑於,自從法輪大法於一九九二年傳出,世界上上億人由於修煉了法輪大法而更健康,更快樂,更無私;
鑑於,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先生為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增強人們的身心健康,所作出的貢獻;
鑑於,如今在世界上超過一百多個國家的不同年齡、種族的人們修煉法輪大法。法輪大法修煉者免費教功。
鑑此,我,美國印第安納州畢施格瑞市(Beech Grove,Indiana)市長丹尼斯•畢•柏克利(Dennis B. Buckley),特此宣告二零一六年五月為畢施格瑞市「法輪大法月」。
市長丹尼斯•畢•柏克利
印第安納州畢施格瑞市
美國印第安納州布魯夫頓市宣布法輪大法月
美國印第安納州布魯夫頓市(Bluffton,Indiana)市長泰德•伊利思(Ted Ellis)於二零一六年五月二十四日簽發褒獎令,宣布五月為「法輪大法月」,頌揚真、善、忍。
印第安納州布魯夫頓市(Bluffton,Indiana)市長泰德•伊利思(Ted Ellis)簽發的褒獎令 |
褒獎譯文如下:
鑑於,法輪功,又稱法輪大法,源於古老中國文化,是以宇宙特性「真、善、忍」為原則的一個平和的自我提升的功法。法輪功共有包括打坐修煉在內的五套功法。法輪大法修煉者用「真、善、忍」的原則指導他們的日常生活;
鑑於,自從法輪大法於一九九二年傳出,世界上上億人由於修煉了法輪大法而更健康,更快樂,更無私。在世界法輪大法日之際,我們希望大家都能了解這個偉大的功法對我們社會起到的正面作用;
鑑於,美國的法輪大法修煉者付出了難以計數的時間積極融入社區,在各種社區活動中免費教功,弘揚中華文化。他們積極地發起和平活動制止在中國對法輪功的迫害,改善這個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的未來。
鑑此,我,印第安納州布魯夫頓市(Bluffton,Indiana)市長泰德•伊利思(Ted
Ellis),特此宣告二零一六年五月為印第安納州布魯夫頓市「法輪大法月」,頌揚真、善、忍。
市長泰德•伊利思
印第安納州布魯夫頓市
美國印第安納州文思尼斯市宣布法輪大法月
美國印第安納州文思尼斯市(Vincennes,Indiana)市長喬•佑查穆(Joe Yochum)於近日簽發褒獎令,宣布五月為「法輪大法月」,頌揚真、善、忍。
印第安納州文思尼斯市(Vincennes,Indiana)市長喬•佑查穆(Joe Yochum)簽發的褒獎令 |
褒獎譯文如下:
鑑於,法輪大法是一門上乘性命雙修功法,給世界人民帶來身心的健康;
鑑於,法輪大法修煉者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真、善、忍」,在任何環境中都努力做一個更好的人;
鑑於,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先生為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增強人們的身心健康,所作出的貢獻。
鑑於,如今在世界上超過一百多個國家的不同年齡、種族的人們修煉法輪大法。法輪大法修煉者免費教功。
鑑此,我,印第安納州文思尼斯市(Vincennes,Indiana)市長喬•佑查穆(Joe
Yochum),特此宣告二零一六年五月為「法輪大法月」,頌揚真、善、忍。
市長喬•佑查穆
印第安納州文思尼斯市
美國印第安納州柯朗波特市宣布法輪大法月
美國印第安納州柯朗波特市(Crown Point,Indiana)市長大衛•德•福•佑瑞(David D. F. Uran)於二零一六年五月二十七日簽發褒獎令,宣布五月為印第安納州柯朗波特市「法輪大法月」。
印第安納州柯朗波特市(Crown Point,Indiana)市長大衛•德•福•佑瑞(David D. F. Uran)簽發的褒獎令 |
褒獎譯文如下:
鑑於,法輪大法是一門上乘性命雙修功法,給美國人民帶來身心的健康;
鑑於,法輪大法修煉者在日常生活中實踐「真、善、忍」,在任何環境中都努力做一個更好的人;
鑑於,法輪大法創始人李洪志先生為提升人們的精神境界,增強人們的身心健康,所作出的貢獻。
鑑此,我,印第安納州柯朗波特市(Crown Point,Indiana)市長大衛•德•福•佑瑞(David D. F. Uran),特此宣告二零一六年五月為印第安納州柯朗波特市「法輪大法月」。
市長大衛•德•福•佑瑞
印第安納州柯朗波特市
English Version: http://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16/6/2/157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