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健身新概念──道德健康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零年十二月二十四日】 世界衛生組織(WHO)關於健康的概念有了新的發展,即把道德修養納入了健康的範疇。健康不僅涉及人的體能方面,也涉及人的精神方面。將道德修養作為精神健康的內涵,其內容包括:健康者不以損害他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需要,具有辨別真與偽、善與惡、美與醜、榮與辱等是非觀念,能按照社會行為的規範準則來約束自己及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

把道德健康納入健康的大範疇,是有其道理及科學根據的。巴西醫學家馬丁斯經過10年的研究發現,屢犯貪污受賄罪行的人,易患癌症、腦出血、心臟病、神經過敏等病症而折壽。

善良的品性,淡泊的心境是健康的保證,與人相處善良正直、心地坦蕩,遇事出於公心,凡事想著人民,這便無煩憂,使心理保持平衡,有利健康。良好的心理狀態,能促進人體內分泌更多有益的激素、脢類和乙酰膽鹼等,這些物質能把血液的流量、神經細胞的興奮調節到最佳狀態,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力。促進人們健康長壽。

但是,有悖於社會道德準則的人,其胡作非為必然導致緊張、恐懼、內疚等種種心態。

食不香、睡不安。惶惶不可終日。這種精神負擔,必然引起神經中樞,內分泌系統的功能失調,干擾其各種器官組織的正常生理代謝過程,削弱其免疫系統的防禦能力,最終在惡劣心境的重壓和各種心身疾病的折磨下,或早衰,或喪生。

(轉自正見網)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