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2000年6月3日綜合媒體消息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0年6月3日】

大河報:罕見夏蝗襲擊河南

《大河報》 2000/6/2

記者昨天獲悉:夏蝗在河南省黃河灘區及內澇蝗區嚴重發生,面積之大、蟲口密度之高,是河南省25年來所未見。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28日,全省夏蝗發生面積已達237.5萬畝,較往年年均值增加54萬畝。全省平均蝗蝻密度為每平方米2.84頭,是國家防治標準的5.6倍。其中黃河灘區夏蝗發生面積達188.6萬畝,蟲口密度每平方米達2.96頭,均創25年來之最。

專家說,隨著近期蝗蝻的陸續出土,蝗情將會繼續加重。不少蝗區麥收前已開始出現高密點片和高密蝗群,有些高密區最高每平方米有蝗蝻4000頭以上,且均為典型的群居型東亞飛蝗,部份未收小麥已被吃成光稈,依靠以往採取的控制高密區、保護農作區的方法已達不到撲蝗目的。

另據華聲報報導,新疆發生嚴重蝗災

新疆北部近日發生特大蝗災,截至5月25日,蝗蟲發生總面積為3005萬畝。其中,重度災害面積近1600萬畝。這是近10年來,新疆第3年發生大規模的蝗災。


新浪科技:最新研究認為恐龍在數星期內驟然滅絕
2000/06/02 13:54 新浪科技

美國時間六月一日消息,在美國蒙大拿州和北達科他州進行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一度橫行於地球的龐然大物---恐龍之所以迅速滅絕,是因為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在北美洲燃起一道火牆,氣溫隨之驟降數星期所致。

漸進主義學派有一種理論,認為恐龍的勢力漸漸衰微,走上了下坡路;這時小行星撞擊地球,給了它們致命的最後一擊。米爾沃基公共博物館的彼得-希漢通過研究六千五百萬年以前的地層化石結構,對上述說法提出質疑。他說:「我們發現,當時恐龍生活得相當好,滅絕的厄運是突然降臨的。」

希漢據理反駁,說他們對地獄谷岩層露出地表的部份研究了三年。結果表明:恐龍直到最後滅絕之前,都保持著物種的多樣性和龐大數量,根本沒看到衰落的跡象。在總計一百八十英尺深的岩層裏,以霸王龍和三犄龍分別為代表的肉食和草食恐龍,在數量和種類上始終維持著穩定狀態。在小行星撞擊地球形成的多銥岩層之上,就再也找不到恐龍化石了。


多維網:「長生不老」的科學探索

據多為網2000年6月3日(京港台時間)報導,古往今來「長生不老」成為多少人的夢想。如今,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科學家們對這個橫亙於人類社會文明史的千古夢想進行了有益的探索,並且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據光明日報報導,多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在尋找導致細胞死亡的基因,但始終沒有結果,但由此卻發現了一種叫端粒的存在於染色體頂端的物質。端粒本身沒有任何密碼功能,它就像一頂高帽子置於染色體頭上。在新細胞中,細胞每分裂一次,染色體頂端的端粒就縮短一次,當端粒不能再縮短時,細胞就無法繼續分裂了。這時候細胞也就到了普遍認為的分裂100次的極限並開始死亡。因此,端粒被科學家們視為「生命時鐘」。

其他與壽命有關的基因也在被不斷地發現,它們的工作原理與端粒相似。科學家們不但希望能找到人體內所有的生命時鐘,更希望能找到撥慢時鐘的方法,使人類「長生不老」的夢想得以實現。

節食可以延年

60年前,美國的生理學家克萊夫﹒馬克﹒凱和他的助手有驚人的發現:大量減少老鼠食物所含的熱量,老鼠反而延長壽命1/3,從過去的3歲變成4歲。不僅如此,減少飲食的老鼠看上去顯得年輕,很少患有和衰老有關的疾病。

在過去的10年中,科學家已經基本揭開了「低熱量食物延緩衰老」之謎,但能不能延緩人的衰老,還不清楚。對人進行實驗,哪怕比對類人猿進行實驗要複雜得多,費用高得多,時間也長得多。況且,正如實驗所表明的,人輕易不肯接受某種飲食限制,即使他們這樣做對健康有利。

心跳慢壽命長

心跳與壽命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內在聯繫?心跳慢的人是否比其他人壽命長些?這是日本名古屋大學醫學系第一內科的林博史講師通過搜集大量第一手資料,對心跳與壽命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研究。體重僅30克的鼴鼠,其心跳數高達每分鐘600次,體重1.8公斤的貓,卻一下子減到了每分鐘200次。體重80公斤的人,每分鐘平均心跳80次,而重達3噸的大象,每分鐘僅心跳20次。研究表明,心臟的跳動周期(完成一次收縮、擴張過程所需的時間),與動物的體重成反比。此外,健康人群中,體重50公斤者的每分鐘心跳數為90次,100公斤者則為75次。由此看來,人的體重與心跳也存在著類似的反比例關係。

如果假設人的平均壽命為80歲左右,在綜合考慮了日常生活等諸多因素之後,林博史認為,人一生的心跳數在15億次至20億次之間。當心跳數達到一定極限後,壽命便自然終結。

發現「死亡激素」

國外科學家們發現,死亡與一種生物自身產生的被稱為「死亡激素」的物質有關。

生物學家們對章魚的試驗證明了這一點。原來,在章魚的眼窩後面有一對腺體。這對腺體到了一定時候就會分泌一種化學物質,導致章魚自身死亡。生物學家稱這種化學物質為「死亡激素」。

人類有沒有類似章魚的這種「死亡之腺」呢?經過研究發現也是存在的。不過人類的「死亡之腺」不是長在眼後,而是長在人腦之中。人腦內有一個特別重要的腺體──腦垂體,它雖然只有5克重,不如一粒蠶豆大,卻調節、控制著人的生長發育、生殖及新陳代謝,重要的是它還促使甲狀腺分泌甲狀腺素。人類一旦缺少甲狀腺素,就會感到渾身乏力,也和雌章魚一樣不想吃東西。而且一旦甲狀腺素停止分泌,人就會衰竭死亡。科學家的研究證明,人的腦垂體也定期釋放「死亡激素」。「死亡激素」影響人的生命,從而使人走向死亡。


BBC:哈勃捕捉到太空上的蟹
2000年06月01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19:04北京時間03:04發表



太空望遠鏡拍攝到前所未見的圖片

BBC 新聞網科學編輯 懷特豪斯博士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下了星體爆炸殘骸的最清楚照片。

中國天文學家在北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觀察到一顆新星的誕生。這顆星光亮得在白天也可以看到,這個現象維持了幾個星期。

到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星體爆炸殘留下來,瑰麗的蟹狀星雲,就在那個"客星"的位置上。

蟹狀星雲距離地球6500光年,它是一顆星爆炸後的殘餘物。原本那顆星的重量大約是我們的太陽的十倍。

宋朝天文學家在公元1054年7月4日觀察到的,就是這顆星生命的終結,爆炸成為超新星。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下來的照片,是深入蟹狀星雲的中心部份,首次如此細緻地揭露它的結構。

照片是使用五片不同顏色的濾光片合成的"偽色圖片"。它顯示出殘餘的氣體從爆炸中心向外擴散,速度超過每小時五百萬公里。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