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來的人類社會會有很大的變動,宇宙會有許多特殊的現象顯現出來。現在的科學已經發現了,不斷有新的星體的組成和舊的星體的爆炸。現在報紙上也在不斷地登嘛,原來這個地方沒發現甚麼卻多了一個星系,許多古老的星體在解體,許多新的星體在出現。這是在遙遠天體中出現的事情,慢慢地它會越來越接近我們人類肉眼所能看到的這個空間範圍,這些景象都會出現。」
--李洪志《在美國東部法會上講法》
從1995年發現圍繞另一顆恆星旋轉的行星以來的過去5年裏,50顆太陽系以外行星的發現已令科學家們驚嘆不已。然而,最近兩期 SCIENCE 雜誌分別發表的通過對在獵戶星座新發現發現的18顆「無家可歸」的行星狀星體及在獵戶星座星OB1區168顆新星體的研究結果,將使科學們重新考慮他們的有關星體理論,包括行星的概念也需重新定義。
獵戶星座新發現18顆「無家可歸」的行星狀星體
近來,美國天文學家們在距離地球大約1148光年的一獵戶星座內發現了18顆「無家可歸」的行星狀星體,但這些星體沒有被束縛在任何恆星周圍。
這個發現將使科學們重新考慮他們關於行星的基本理論。加利福尼亞理工學院的奧索裏奧(Maria Rosa Zapatero Osorio)認為,這是迄今發現的最大的獨立的、自由漂移的行星狀星體群,天文學家尚不知道如何來稱呼它們。從這些星體的亮度和光譜特徵可以看出它們的大小、溫度和組成像行星,但它們不像傳統的行星那樣被一顆位於中央的恆星的引力束縛,而且因為太小又不可能是褐矮星,因此只能暫時稱之為行星狀星體。
據研究,這些星體與傳統的行星定義不符,因為在恆星系中,它們是自由飄浮的,而不是圍繞著一顆恆星的軌道旋轉。太陽系中最大的行星是木星,但是這18顆天體中質量最小的一個也要相當於木星的5到8倍,最大的則相當於木星的13到15倍。
此前其他天文學家已發現的太陽系外有50顆行星,但所有這些行星都在圍繞著恆星的軌道運行。奧索裏奧說,新發現的這些「無家可歸」的行星狀星體的形成難以用目前的行星形成模型來解釋。
獵戶星座OB1區168顆新星體顯示行星形成比科學家想像的更快
耶魯大學、哈弗-史密森尼天體物理中心以及委內瑞拉天文調查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委內瑞拉國家天文台的數碼相機與威力強大的廣角望遠鏡發現距地球大約一千四百光年的獵戶星座OB1區168顆新星體。
科學家認為新的發現將使研究人員能擴展有關恆星與行星的理論。研究人員之一、委內瑞拉天文研究中心的布裏色諾(Csar Briceño) 說:「我們發現的星球年齡都在一百萬與一千萬年間。我們的研究顯示,年齡在一千萬年的星球已沒有圍繞在最年輕星球四週的氣體與多灰的圓盤,可能因為這些塵埃已凝固成較大的個體,如行星。」
布裏色諾又說:「這些初步的研究結果表示,恆星能在大約一千萬年中就形成行星,較我們以前所想像的快許多。」,「這只是冰山的一角,我們只是在我們所觀察天空範圍的第一塊區域就發現168顆星體,整個調查區大約是觀察範圍的六倍,因此我們預計在研究完成前會發現數千個星體。」
圖註﹕大海撈針,18顆新行星中的3個:右下方最亮的星體周圍區域是獵戶星座中的一星團。方框標出三個可能的行星,每個是木星的5到15倍大。
(正見編譯組編譯,參考來源:Science 雜誌和https://www.space.com/scienceastronomy/astronomy)
原文載自:https://zhengjian.org/sci/sci/home/newscontent.asp?ID=7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