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清真相 -- 家書(一)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1年11月8日】弟弟:

你好!

很高興收到你的信。我建議我們以後每星期至少通一次信以便我們兄弟多交流,多溝通,增進彼此了解,一些所謂的不同觀點和誤解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你說我們現在背道而馳,心的距離越來越遠,其實不然。另外,你說我煉法輪功淡漠了兄弟父母之情,我也難以苟同。至於你談到回到我們的家庭中來,我覺得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我們的家。因為我們這一世的親緣是無論如何也不會改變的。你我有生之年始終是兄弟,而父母也必然是我們共同的父母,這一點是這一世不變的緣。我一如既往地經常夢見你們,雖然遠隔萬里,心靈的距離卻是咫尺之間。你說我想把你們發展成為我的功友。這一點我不否認,當一個人發現了寶貴的東西時,總是希望能與最親的人分享,我想這點你也可以理解吧。但是,你們由於種種原因無法接受,我也就不再考慮這個問題了。

看著許多多年為各種疑難雜症所困擾的人因修煉法輪功而重獲身心健康,我真希望爸媽也能和他們一樣。但不幸的是「7.20」事件使我的願望成為泡影。我很悲傷,也很無奈,但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我必須盡自己的能力讓你們了解真相。直到現在,我依然悲傷。但我覺得這種消極情緒絕對於事無補,如果再讓你們只聽一面之詞只會讓我們之間隔閡更深。所以我們必須交流。

煉功人的確要看淡情。但不是你想的那種冷漠無情。恰恰相反,煉功人是在努力放棄人情中自私的一面,取而代之以慈悲,一種高尚利他的思想境界。煉功人是在為他人而存在,而非可笑的升天圓滿自私自利之說。我也常讀點國內的新聞,看見大陸記者隨便亂用「圓滿」一詞,真有點啼笑皆非。「圓滿」這個修煉界千年延用的神聖詞彙竟然被加入了愚昧無知及荒誕不經的含義。要知道過去的和尚道士畢其一生的艱辛修煉也不一定能達其境界。「圓滿」意味著一個修煉人的心在千錘百煉的艱苦修煉中,各方面都符合了高境界的要求,可以到高境界中等等含義。於是在佛教中一個令人困惑的現象延續了幾千年而不得其解,這就是為甚麼高僧知道自己圓寂的時間。如果你有興趣了解這些,我們可以在以後的通信中再聊這個話題。

今天又收到你一封信,看來我得儘快寫完這封信。大舅的事(註﹕大法弟子,因堅持在外講清真相,散發大法傳單而被非法判勞教三年。)爸媽已告訴了我。大法弟子的信念決不會在邪惡的一再威逼利誘下動搖分毫。一如通往羅馬的阿比亞古道上基督徒的鮮血是為喚醒世人的良知而流的。古羅馬暴君尼祿借羅馬城的火災而嫁禍於剛到羅馬傳教的基督徒,從而展開了血腥鎮壓的序幕。而今歷史似乎又在中國重演,對法輪大法的殘酷迫害將世人的良知又一次擺在了正義公理的天平上。基督被陷害而被釘在十字架上時,行人均譏笑和唾棄他,終於一個善良的人不忍心看他受這樣的折磨而給了他些醋。他死去時地動山搖,世人方信他是真神。然而,迫害基督的人卻不得不去償還他們犯下的罪。這是聖經上的一段記述。今天的人大多把它當一段故事。故事即過去的事,我們從中可以得到一些啟示嗎?

當然,我們都是學自然科學的。實證和客觀是我們討論的基點。你說我們兄弟均非庸俗之輩。那麼,一個超凡之人必備的素質就是超人的堅定意志和冷靜理智的頭腦。我們是否具備呢?實際上,靜下心來勇敢地面對自己,我(修煉前的我)們會遺憾地發現我們和所有世人同樣庸俗,我們所追求的不外乎金錢,地位,嬌妻,別人所嚮往所追求的一切也正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有何理由斷言我們並非平庸呢?但反過來說,人在世間不追名逐利又有甚麼樂趣呢?所以我們改稱之為事業,大家為了自己的事業競爭得精疲力竭,這就是人在世間不得不遵循的變異法則。沒有人對此質疑過嗎?不!幾千年來有很多能人智士對此思考,甚至產生了不少理論。難道他們都比我們蠢嗎?我絕不敢這樣認為。在人中,我們的能力智慧頂多也就略高於平均水平而已。而論及非智力素質,就更難以誇口了。談這些,也僅用於使我們恢復冷靜。冷靜之後,你去讀一下《轉法輪》,你才能體會到法輪功究竟是甚麼。

有一天我夢見我們兄弟倆和母親開車在一條泥濘的街道上,母親堅持要往一面拐彎,而我勸她拐向另一邊,但她還是堅持開她自己選好的方向。我從車中出來,拽著你的手騰空而起,而你卻沉甸甸的怎麼也起不來,你告訴我你的身體在地上磨痛了,我不忍心,只得放開你的手,獨自飛去。我不知道夢預示著甚麼,但哥任何時候都記掛著你。因為,我記憶中的你是很純淨的,雖然有時會出點小壞點子,但卻絕沒有老於世故的人的那些東西。我也常在夢中和爸媽討論修煉的事情。法輪功是真正的科學,決不是愚昧和盲從。修煉人身體的超常已為科學實驗所證明。你如有興趣,我會再與你談到這些科學試驗所證實的實例。

關於我現在的生活,我是滿意的。你嫂子以前不大會體貼人,自修煉後就完全不同了。以前的矛盾也是每一對夫妻所難以避免的。如果不是雙方都有不是,矛盾也就不會存在了。做人只有相互尊重,相互關心才能有幸福的生活。

隨信附上一些真相資料,供參考。

祝一切順利!

哥哥
2001年3月5日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