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武帝死後去了甚麼地方?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2年11月14日】在南北朝時的北週和北齊佛教很盛行。北週的開國皇帝孝閔帝宇文覺和,明帝宇文毓很虔誠地信佛,故佛教在其境內長盛不衰。道教也在這時迅速發展壯大。

明帝宇文毓死後,宇文邕繼位即北周武帝。他是繼北周孝閔帝、明帝之後的第三代帝王,在位十八年(公元561──578年)。

北周武帝是一位勵精圖治的皇帝,沉毅有智謀,克己勵精,聽政不怠,能明察,少恩惠。凡是朝政大事,政令處置,都有自己的一套,不同凡響。他平時,身著布袍寢布被,無金寶飾物。他發現各宮殿如有華綺裝飾的便立即下令撤去,他的後宮僅有嬪御十餘人。武帝勞謙接下,自強不息;以治國為己任,銳意進取。他致力於校兵閱武,步行山谷,履涉勤苦,皆為一般人所不能受。每次征戰,身先士卒,深得將士崇敬。

但是,北周武帝認為:人民信佛,供養出家人會不專心於生產,出家人沒有財產,不從事物質生產不用交稅,影響國家財政收入。他就想廢除佛教。於是,武帝召集群臣、名僧及道士,討論三教的優劣。意在壓低佛教的地位,定儒教為先,道教為次,佛教為後。在會上,佛、道兩教鬥爭非常激烈。據《續高僧傳﹒智炫傳》記載,智炫在辯論時力挫道士張賓。

北周武帝說不過和尚又恨道士不爭氣,乾脆下詔「斷佛、道二教,經像悉毀,罷沙門(僧尼)道士,並令還民。」詔令發布之後,立即實施。「融佛焚經,驅僧破塔,……寶剎伽藍(寺廟)皆為俗宅,沙門釋種(僧尼)悉作白衣(還俗為平民)。」此時蜀新州果願寺僧僧猛,進京與周武帝論述不宜滅佛,靜藹法師亦面見周武帝論其滅佛之過,皆被逐出,宜州僧人道積,與同伴七人絕食而死,其事蹟極為壯烈。

建德六年(577年)滅北齊後,接著把廢除佛教的政策推廣到北齊境內。武帝親自到鄴城(北齊國都,今河北臨漳縣西南20公里漳水邊上),召僧人入殿宣布廢佛教令,下令在原齊國境內滅佛,寺院等「準毀之」。當時,有僧眾五百餘人,都在俯首聽命,獨慧遠和尚厲聲抗辯說:「陛下今恃王力,破壞三寶(佛教名詞指佛、法、僧),是邪見人,阿鼻地獄(佛教名詞指十八層地獄)不論貴賤,陛下安得不怖?」武帝聽後大怒,眼睛直瞪著慧遠說:「但令百姓得樂,朕亦不辭地獄諸苦。」慧遠反駁說:「陛下以邪法化人,現種苦業,百姓當共陛下同墮地獄,何處有樂可得?」武帝不聽勸告,把廢佛運動在原北齊境內鋪天蓋地地發動起來。結果,四萬多所寺廟賜給王公作宅第,一切經像盡毀於火;寺院財產,簿錄入官,僧尼全部勒令還俗。

不久武帝身患惡疾,全身糜爛而死。不到三年,楊堅(隋朝開國皇帝)殺死周靜帝自立為皇帝,北周亡國。

隋朝開皇十一年,大府寺丞趙文昌忽然暴死,唯獨心上稍微溫暖。家人不敢入殮,之後又活了,說:「我當初死時,有人領我到了閻羅王的住處。閻王問我:『你一生來,作了甚麼福事?』答道:家裏貧窮,無有能力可以建立功德。只有每日勤念佛經。閻王聽了這些話,合掌低頭,讚揚說:『很好。』閻王就派人領我回家。命令讓我從南門出去。到了門口,看見武帝在門側的房內,被鎖著三重鉗鎖。他叫我道:『你是我本國的人,暫時來到這裏,我要和你說話。』我立即拜見。武帝說:『你認識我嗎?』我告訴他:『我過去當過陛下的侍衛。』武帝便說:『你既是我過去的臣子,現在回家,替我向隋皇帝說明,我許多罪過都能辯解明白,唯獨滅佛法的罪重,不能夠赦免,望隋帝給我建立小小的功德。希望通過這些善事保祐,使我能夠離開地獄。』我接受囑託而走。等到走出南門,看見一個大糞坑中,有一個人的頭髮浮在上面,便問引路的人,答道:這是秦國大將白起,被囚禁在這裏,罪惡未了。」文昌到家後才復活。就把這些事奏於皇上,皇帝命令天下的人按人丁出錢為周武帝做法事超度。設立三日的大祭,並記錄下了這些事,寫入隋史之中。

歷史如明鏡。北周武帝這樣個人品格出眾的皇帝,因為犯下滅佛重罪,都落得「身患惡疾,全身糜爛而死」,死後在地獄受苦不盡、苦等他人建立功德幫助超脫的下場。現在因為個人的妒忌和權欲,對修煉至高佛法法輪佛法的億萬修煉者實行「名譽搞臭、經濟搞垮、肉體消滅」政策三年之久的江澤民能有甚麼下場呢?望為了區區眼前名利而盲目追隨江XX的人們猛醒,珍惜自己的生命與長久前途。

(資料來源:《太平廣記》、《九都釋道》、《影響中國的100次事件》等)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