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長春朝陽溝勞教所目擊記:牆上濺滿了鮮血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2年6月17日】清晨,一陣淒涼、哀傷的嗩吶聲傳入耳畔,勾起了我在朝陽溝教養所那幾個月的辛酸回憶,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做為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一個了解法輪功真相的長春市民,強抑內心的憤懣,我真不忍心再眼睜睜看著那麼多的普通老百姓被無辜地受迫害而無動於衷。我想把真相告訴大家,替他們說句公道話,希望那些有正義感的人能及時制止打手們的惡行,挽回給這些無辜善良的好人在精神和肉體上造成的巨大傷害。

長春朝陽溝勞教所是迫害吉林省法輪功男學員的恐怖基地,現非法關押法輪功男學員約七百餘人,犯人三百餘人。我剛入所時就被管教指定為法輪功學員的「包夾」,就是2名刑事犯看管一名法輪功學員,不離左右,監視他們的衣食住行,日常起居。不許他們之間說話和交往,稍有差錯,便要受到班長、值班的辱罵和毆打,用管教的話說就是沒有理可講。說是文明管理,其實是強制服從,說是人權自由的國度,實質是不滿足領導者的需求就要受打擊,就要遭鎮壓,就要被奴役。在這裏,值班和班長的職位是花錢買來的,而且得能負責管教的吃、抽、用的,而這一切花銷又都可以從下面犯人身上搜刮回來的。無錢是行不通的,且處處受虐待,所以經過勞教所「改造」後的犯人返回社會後,沒有幾個能走正路學好的,甚至更滑,更惡,更狡詐。五大隊新生班長於長江就是這方面的行家裏手,很多犯人深受其害,敢怒不敢言,因為不管出甚麼事都有管教替他們擋著。

我在剛進所時,同其他犯人一樣,對法輪功沒有甚麼了解,不知道是怎麼回事,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明白了他們都是心地善良的好人,特別是他們和善的為人處事,淡泊名利的灑脫以及私下裏耐心細緻的講清大法真相,使我從心裏感到由衷的敬佩,並背下了多首《洪吟》,心裏覺得特別敞亮、舒服、踏實、愉悅。

三月末,省委書記專訪,空氣驟時緊張起來,留下話是「三個月內法輪功『轉化率』必須達到95%,不惜採取任何手段和代價,剩下5%判刑」。說是羅幹親自來長春蹲點來點「顏色」看看。4月4日晚,四大隊王管教(人稱魔鬼阿東)、趙管教(此人與黑道人物交往甚密),對李建國等7名法輪功新學員突下毒手,用電棍、警棍輪番毒打。事後,此二警還拍手祝賀「合作愉快」。它們更毒的一招叫「萬箭穿心」,用牙籤往手指甲、腳趾甲裏面扎,其心之毒勝過蛇蠍。

4月5日清明節,天陰沉沉的下著小雨,到了晚上,狂風突然大作,塵土飛揚,各隊隊長管教以及犯人們開始對法輪功堅定者下黑手了。電棍、警棍、鐵棍、警繩、三角帶、鎬把、電炮飛腳鋪天蓋地而來。樓上樓下慘叫聲不絕。三隊的孫群英(已調四大隊)被犯人們扒光衣服用三角帶抽得遍體鱗傷,十多個人圍住一人打,一隊、二隊的隊長和管教又是出了名的狠毒,喪心病狂地用盡各種酷刑,牆上濺滿了鮮血。整個勞教所籠罩在恐怖之中,耳聞目睹這一滅絕人性、令人毛骨悚然的血腥場面,我的心都顫抖了。茫然不知所措。這究竟是怎麼了?他們何罪之有?僅僅因為煉功、因為講清自己受迫害的真相,就被折磨成這樣?這是甚麼世道,還有沒有良心在了?令人痛心的是惡警這些醜惡卑鄙的殘害生命的行徑還被冠以「教育」、「感化」、「挽救」的光環而到處宣揚美化自己。

鐵骨錚錚的漢子──金啟輝、王天明、王名立、陳明顯、蓋永光、郝洪發、李喜先……他們沒有屈服,沒有妥協,他們至死也不會向惡人低頭,他們的意志像鋼鐵一樣堅硬。頂天立地,堅不可摧。他們的生命真是可歌可泣!4月6日晨,天地橙黃一色,時間像似停止了,生命像似終止了,整個世界好像凝固了一般,這是一場浩劫後的寧靜啊。開早飯時,眾多法輪功學員被犯人挽扶著,一大隊有幾個傷勢嚴重的法輪功學員沒有出來,王天明被2名刑事犯架著,頭部纏滿了紗布,身體蜷縮著,完全喪失了行走和坐立能力;李鷗腿被打斷;李偉民腰被打折,他們僅因為堅持自己的信仰,而受如此殘酷的迫害。不怪乎一管教曾揚言「我們就是流氓,不是流氓也當不上警察!」這個形像真是活生生描繪了他們自己,多麼卑鄙無恥啊!一大隊的犯人許輝就是因為殘忍毒打法輪功學員而被提前一年多釋放,打人者犯法,實際上打人兇手卻逍遙法外,成了紅人,這對當今的憲法是多大的諷刺啊!

4月9日,全所召開打擊法輪功動員大會。王彥偉所長竟一反常態,面露猙獰,彷彿要吃人似地下決心要把法輪功打倒,善於出餿主意的「高羅鍋子」也窮凶極惡地跟著狂喊亂叫,並把四大隊作為鬥爭典型,天天學習揭批材料,寫「心得」,喊「口號」,讓你罵人,還要教你怎麼罵罵得痛快淋漓才罷休。這真是滑天下之大稽,中國人的悲哀,民族的不幸,歷史的倒退。

現在,第二場迫害法輪功的運動在勞教所已經開始了,不知這些無辜的人又要承受怎樣的苦難?勞教所惡警將他們迫害後,又要利用他們創造經濟價值。真是骨頭榨乾方罷休。

我最後希望海內外一切人士能給予他們最密切的關注和幫助,使他們早日脫離苦海。

(英文版:https://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2/7/1/23679.html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