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妒嫉心的再認識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3年4月24日】師父《法輪佛法(精進要旨)﹒境界》:「惡者妒嫉心所致,為私、為氣、自謂不公。善者慈悲心常在,無怨、無恨、以苦為樂。覺者執著心無存,靜觀世人,為幻所迷。」我以前對妒嫉心的認識很偏執,只是認為此心就是常有所謂的「紅眼病」,並沒有從師父的法上有所深入的理解。近來通過自己與同修之間的矛盾表現,冷靜的分析了一下妒嫉心所包涵的因素很多,並不是單獨的一顆心,而是一個生命惡的一面的組合體。

人在矛盾當中,長期糾纏不下,嚴格地說他就是一個惡者的表現,無論他做的對與錯,說的是有理無理。你爭執不下不就是因為過於執著對方的無理或錯,反過來說你不就是在執著自己的有理或對嗎?這不正是顯然的「自我」執著嗎?一個生命過於「自我」的執著,那麼在矛盾當中怎麼能避免不以氣相爭呢?以氣相爭必然自謂不公。自謂不公又導致了矛盾的加劇,此時如果你不能理智的權衡自己,會越發的氣上加氣,並為了壓下這口氣而以惡制惡,如果這樣在這件事情當中你不就是在做一個惡者嗎?

從另一方面講,一個人為甚麼總死盯著對方的不對、短處或缺點而不放呢?而不是緊緊的抓著對方的對、長處或優點,而羨慕不已呢?這很顯然就是一個生命境界的鮮明對比。一個生命的肚子裏全裝的是人家的不是,那不就像師父講的人就像一個容器,裝進去甚麼他就是甚麼的道理。一個人的思想中全是裝的人家的不是、不足、缺點,甚至已深深的沉積在他的思想中,那麼他的思想能純淨嗎?如果一個生命他能儘快的放下對方的不是而施以寬容大度,並從內心真正的善意地接受對方根本上的優越之處,那麼這個生命就是一個了不起的生命。這不是我們做為一個大法修煉者應有的心態嗎!

說到妒嫉心這個具體的心,我認為不單單是能不能去的問題,而是如果自己用妒嫉的心態來衡量對待事物,將嚴重的障礙了自己對一切事物的更高認識,和從根本上改變這種惡者的心態。更何況一個死抓住人家的一點不是而不放的生命他的善從何而生呢!「善是宇宙的特性在不同層次、不同空間的表現,又是大覺者們的基本本性。」(《法輪佛法(精進要旨)》-淺說善)如果一個生命在修善,是否先應該修出衡量事物的那種寬容、大度的心態呢!

一個生命他的七情六慾越淨,如果他越沒有善,有可能他就越惡。而大法弟子不僅要七情六慾最淨,更重要的還要最善,那麼這就是最慈悲。師父特別在後來的很多講法中多次談到對問題的「善解」,要有「熔化鋼鐵的慈悲」。我認為這也是師父對我們大法弟子當前處在矛盾當中應具備的心態與境界的要求。《法輪佛法(精進要旨)﹒境界》「善者慈悲心常在,無怨、無恨、以苦為樂。」我明白怨恨也是由妒嫉而生。如果自己有那麼多的怨恨又怎能體悟到「以苦為樂」的修煉心態呢!我現在理解處在當前的正法時期,特別是對待同修之間的矛盾,如果只侷限在個人的找心去執著還遠遠不夠的。而是更需要用善者的心態對待矛盾,與覺者的智慧來認清矛盾,破除矛盾,這也許就是境界昇華的同時又破除了舊勢力的安排。

個人所見,不足之處請同修慈悲指正。讓我們以師父《法輪佛法(精進要旨)﹒境界》共勉:

境界

  惡者妒嫉心所致,為私、為氣、自謂不公。善者慈悲心常在,無怨、無恨、以苦為樂。覺者執著心無存,靜觀世人,為幻所迷。」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