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內找和向內修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3年9月10日】最近有幾位同修都說感到很費解:為甚麼自己修到今天還這麼或者那麼執著?有的同修則說,遇到矛盾心裏知道自己肯定有執著要去,但就是很長時間也找不著癥結所在。還有同修不約而同地感到最近很疲乏,工作也比較疏懶低效。我自己也體會到,修煉到了後期,有些過去一直沒修掉的觀念和執著顯露出來了;同樣的執著過去好像已經修過去了,現在更深的根部進一步暴露出來了。但其實沒有甚麼可緊張的,因為這些都是好事。修煉一直到最後一分鐘還是要有的修的,包括對師父對大法的正信到底有多堅定、純淨,何況其它的執著,像妒忌心、爭鬥心、做事心,還有《轉法輪》中點名提到的所有的心。修煉到了後期當然應該更徹底地打掃所有的自己空間範圍內從舊宇宙中浸染的變異物質,才能真正達到新宇宙要求的純清啊。

從另一方面來說,可能也有干擾的成分,特別是有早就應該放下但自己一直不肯承認或者不願動真格的去修的問題的時候。這種情況舊勢力的黑手還是會鑽空子的,放大那個執著,讓你誤以為那些後天產生的不好的思想、觀念和習慣是自己,無可奈何或者消極拖延。我觀察,學法修煉到今天,遇到甚麼矛盾,很多同修心裏都是馬上就知道法是如何要求的,所以有的人心裏才感到自責或者不舒服。但如果停留在自責而沒有用實際行動去改正,那就需要進一步向內找了,因為自責不等於修,拖延的背後可能是因為暴露出來的問題與自己對自己的正面評價產生衝突而求面子的心或者想證實自己好的心放不下造成的,可這些心都是不能帶入新宇宙中去的。

說到「向內找」和「找不著」,最近學法中有一點心得,就是「向內找」是為了「修」而不是為了「找」(但願有更清晰的表達方式)。

師父講法中有「向內找」 和「向內修」兩個提法。大部份都是講「向內找」,但在1999年5月加拿大法會上講法時,師父為我們講解過「向內修」。師父說:「修煉就是去找自己,找自己的哪兒不足、哪有執著心、哪有不好的思想存在,你們怎樣做得更好,把不好的思想去掉,這是向內修。」(《在加拿大法會上講法》)我理解師父講的「向內找」 和「向內修」是在講同一個理,因為向內找不是為了找而找,找是過程中的途徑,目的是修,向內找是為了修自己。但是因為我們自己有些觀念,侷限了對法的理解,所以很多情況下遇到矛盾時,特別是工作忙的時候,就把找當成了目的。找了找,沒找著,就「以後再說」了,實際上是不了了之;或者找了找,還是覺得自己對、別人錯,也能從法中找到支持自己的詞句和證明別人錯的話,就算自己「完成任務」 了(把修煉也當成了事情,用做事心對待「三件事」)。其實這些狀態下都不是真修,因為真的誠心修時,學法中不可能很長時間看不清自己的執著,因為大法弟子都有師父法身在看著,你要修煉師父能不管嗎(這裏也有對師父和法的正信的問題)。所以反過來說,如果找了而找不著,這本身就足以使一個嚴肅對待修煉的大法弟子警覺和冷靜下來向內修了,一般都是學法走形式和覺得自己還不錯的心態造成的,因為這兩種情況都會讓人學法學不進去。師父說煉功不長功只有兩個原因:「不知道高層次中的法就沒有法修;沒有向內去修,不修煉心性不長功。」(《轉法輪》)學法不入心,就等於沒有更高層次的法指導修煉,這種情況下提高心性就是空話了,那麼同樣的矛盾會持續煩擾自己(其實這可以說就是在催人修心提高呢!)。

至於說610和勞教所的邪惡們掛在嘴上的「向內找」,那是對大法的褻瀆和濫用,因為大法讓修煉人向內找,是為了讓人在修煉路上往前走,而不是為了放棄修煉「真善忍」,不是為了接受無神論的「假惡鬥」的洗腦,更不是找來找去找出法和師父的所謂「不是」了。──你找法和師父的不是,那是絕對的向外求,怎麼能說成「向內」呢,那不是邏輯不通、心念紊亂嗎?邪惡對明慧網又恨又怕又妒忌,可有的學員聽了610辦公室邪惡之徒炮製的攻擊否定明慧網的言論,也跟著附和,說明慧網讓人走出來,結果導致很多人被轉化了。說這話的那些人如果真的還有意修煉的話,為甚麼不靜下心來,理智地用大法對照一下,看「走出來證實大法」(《在北美大湖區法會上講法》)是不是大法的要求呢?是大法的要求,自己在做的過程中沒做好,跌倒了,不正應該爬起來向內修,找到自己對法理理解的不足和修心的不足,繼續朝著正確的方向「走出來證實大法」嗎?自己做不好,不思在法中精進,而是向外推卸責任,那如何才能從一個滿身業力的人修成一個新宇宙的偉大的神呢?我理解師父讓我們大家大方向看明慧,並不是說要陷在一個個字句細節中揣摩推敲,其實當我們心無所求時,每個時期文章的大方向、每天文章的大方向、每篇文章的大方向,都是一目了然的。如果因為根本執著放不下、放不下自己在人中的名利情,而自欺欺人地跳入610的險惡陷阱,那才是耽誤自己的前程和與你有關的那些眾生的性命啊。真象大顯時方知自己錯過了萬古機緣,那是除了邪惡之外誰也不想看到的結局。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