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師說了,這個「修」很重要,它是長功的關鍵。我的體會是,「修」首先包含了「修智而明理」,即:修者通過經常看書學法而心明法理,知道如何去把握人生與世界觀,如何去面對人生中的各種矛盾與去執著。這便是「修心」的第一半;接下來就要將所明之法理付諸於行動,即:用自心所體悟到的真、善、忍之法理去對待周圍一切環境及人、事、物,這便是修心的另一半:「行」。
這個「行」是修中之重,是修心的關鍵,應當說心在行中修。因為對於一個修煉者來說,他要圓滿的話,他的心要修到一個很純淨的境界當中去。這就好比將鐵水煉成鋼錠,首先要做一個專門的爐具使其成形,然後需要在高溫下燒煉,才能除去雜質成為純鋼。因此心中所明白的法理就好比煉鋼的爐一樣,只是一個模具,法理裝在心裏了,就好比將鐵水倒進模等著成了。那麼去行、去做,就好比將倒進爐的鐵水在高溫下去燒煉、除去雜質了。即心是在行中修的。
然而由於宇宙中的任何事都存在著相生相剋及正反之理,只要去行,不管幹任何事情都會遇到各種苦與魔難,而怕吃苦與受罪是宇宙中一切生命能夠產生執著與業力的根源;然而吃苦與受罪又是產生威德的根源,即德與業源於苦而歸於苦。這就是說只有通過吃苦受罪才能達到去執著消業與積威德。一個修煉者在吃眾苦積眾德的過程中的另一面就是他的意志不斷被錘煉的過程,而他的意志達到那種金剛不動的境界時,他就能吃得了那麼大的苦。這就是修中有煉,煉中有修。
由此而得出:功是修心修出來的,而心則是在行中通過吃苦受罪鍛煉出來的。那麼有所修就必有所行,無行,修是無從談起的,因為無行,執著無從而去,無行,業無從而消,無行,德無從而積,總之無行,真、善、忍三法理無從體現。行,則必有苦吃,必有罪受!所以我認為今後一個人如果得了法時,他應當首先想到如何去吃苦受罪,(其實這個,李老師在經文與講法中指點的是非常明確了。)而不是首先想到如何去圓滿。
最後,我列舉李老師所著《洪吟》中《正念正行》一首以共勉之:
大覺不畏苦
意志金剛鑄
生死無執著
坦蕩正法路
English Version: http://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4/12/6/553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