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中同修的想法

——修煉思想點滴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4年8月29日】人為甚麼有痛苦,是因為有執著,沒有執著就沒有痛苦;為甚麼還有邪惡存在,是因為弟子還有人心。──同真

大姐來信中的一句「了卻人心惡自敗」,我就知道這是我偉大師尊的法,我明白了法後的內涵,師尊早在2001年11月30日的費城講法中就講過;「……實際上常人社會發生的一切,在今天,都是大法弟子的心促成的。」(《在2002年美國費城法會上講法》)迫害至今持續了五年了,有我們自己的原因,我們應感到汗顏。為甚麼還有邪惡存在?是因為弟子還有人心,沒有人心就沒有邪惡,不能老是強調邪惡如何迫害我們,舊勢力那麼強大,也根本不配阻礙正法,最後還是被正法淘汰至盡。我們自身的人心始終不去才是魔難至今還存在的原因。因此,去除自身的觀念、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才是第一位的,我們的發正念的基點也是落在慈悲與救度上,帶著人心的發正念是沒有力量的。正法中所動的每一念都是神與人的一次決裂。

在這裏體會最深的還是學法,師尊多次強調學法,在今天這場魔難中能堅持正信是過去學法的基礎。許多敗物及人心不是我們自身能去掉的,而是學法,同化法,法的威力的體現。「無論怎樣,只有堅持學法,才能去掉常人之心,才能去掉執著,從而達到不為常人中一切所動。」(《在2002年華盛頓DC法會上的講法》)只有真正明白大法的法理,法的威力才能在你身上體現出來,其實我們甚麼都沒付出,也不是生命如何偉大,而是因為這部法的偉大,「……一切表現形式都是我用洪大法力在正法與度人的具體體現。」(《精進要旨》-正性)。我認為不只是有悟不悟的問題,還有堅定不堅定的問題,順應不順應正法的問題,敢不敢放下生死的問題。

對師尊在《二零零三年元宵節講法》中講的「慈悲和威嚴同在是為了保護法的」一句有了更深的理解。剛學法時,大法弟子從做好人做起,可是邪惡卻把我們當作好欺負的人;弟子走出來正法,邪惡對弟子關押、毒打,弟子承受了無盡的苦難,邪惡還說我們真抗打,挖其根這裏還有我們自身的敗壞觀念所在啊!弟子2001年10月17日的〈大法的威嚴〉一文對法威嚴的一面領悟很深,大法是造就宇宙一切的根本,邪惡對弟子的侮辱同樣是對法的侮辱啊!我們要去除邪惡千百年來給我們強加的一切敗壞觀念。不是我們去抗甚麼魔難,而是「不能使罪惡再延續了」(《走向圓滿》),法是威嚴的神聖的,我們從思想上要有決不允許邪惡破壞法的堅定信念,任何承認邪惡的念頭都是對法的不敬。九個月曆經三個看守所,也走過了邪惡的公安七處,至今沒有一個警察、犯人敢動我一下,相反的我開創了良好的正法環境(每日煉功、發正念數次,將自己過去會背的大法內容背寫下來,每日看、學、寫修煉體會,講真象)讓我們牢記師尊的法:「正念正行的大法弟子誰也操縱不了。」(《2003年元宵節講法》)。

即使在最邪惡的環境,也不要消極承受,是我們利用時間去做好正法弟子該做的一切,而不是在牢中消磨時間啊!我建議都要背會《道法》一文,對我們不同層次的修煉與正法都有指導。

不要寄希望於常人社會發生的任何事情等,是我們總把自己放在配角的位置,而使正的力量不能充份發揮。師父要求我們要有「熔化鋼鐵的慈悲,」我們達到了嗎?我們是「只為眾生來一場」的大法弟子啊!佛恩浩蕩,一切的苦難都是師尊自己承受,一切的榮耀都歸於我們。「你們真需要我的時候,你們會看到佛恩浩蕩的那一面,因為你們是特殊的,你們是正法時期大法弟子!你們曾經與正法同在!」(《二零零三年元宵節講法》)

走了三個看守所,卻有不同的感受,篇幅有限,我不能詳述。在七處(豐台看守所)時曾遇到一個內蒙古的死囚,他是個有緣人,我給他講大法的內容,教他背「做人」,煉「佛展千手法」,我給他買了棉衣,告訴他「朝聞道,夕可死」,我相信他會有美好的未來的。對弟子來說,也許看到一個生命得救是最高興的吧!我希望所有得法修煉的弟子都能修煉圓滿,希望所有善良的人都能得救,進入歷史新紀元。

正是因為許多偉大的弟子,才有了今天的證實大法的可喜局面,明顯感覺到邪惡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了」,×××的被虐殺及我們的被捕,教訓是深刻的,我想我們原先的修煉群體會有很大的觸動,不要再被邪惡鑽空子了,利用這些事去做好正法要求做好的一切。

邪惡對大法弟子的長期關押,目地就是要消磨你的意志,讓你失去自由的講真象和學法的環境。要識破它,破除它。

很多勞教所、獄中的同修走了彎路或徹底掉下去,可惜呀!問題還是出在學法上,一定要真正明白大法的法理,法賦予你們的這種力量是不可戰勝的,令邪惡膽寒,令不正的一切解體,被賦予救度眾生的正法時期大法弟子怎麼可能轉化呢?

[編註﹕原文中理解偏了和容易產生歧義的部份,比如認為在獄中被關押是師父的安排,認為想正念闖出去是私,認為在裏面在外面一樣證實大法,「我認為沒有悟的問題,只有堅定不堅定的問題……」,等觀點,已刪去。]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