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我也開始直接參與網絡講真象。記得第一次和人在網上聊天的時候,對方是某所大學學生。誰知我一談到法輪功,對方就搬出「海外反華勢力」、「維護來之不易的安定團結的局面」、「熱愛執政黨」啊等等,整個就是一位馬列主義老太太的腔調,哪裏有一點年輕人的思想影子?我還猜想是不是恰好遇到了政治老師?可是經我再三核實,對方確確實實只是一名普通女大學生,甚至還不是甚麼幹部。以後接觸網民多了,真的是切身體會到我們的思維,特別是海外華人的思維,跟現在這一代大陸的年輕人,差別太大了。仔細想想也是,現在20來歲的這一代人,在過去十幾年上學受教育的時候,恰好是邪惡之首在中國當政的十幾年,他們受到的毒害最深。而他們又構成了網民的大多數。針對這群人講真象,更要求我們的材料需要仔細準備能夠讓他們循序漸進的接受,而不是一下子就把他們嚇跑了。
這時候我意識到,要更大限度的發揮我們的真象材料的作用,還不應該是僅僅侷限於如何在每篇材料中更多的破除邪惡灌輸的觀念和謊言。好的真象材料,不僅應該是充份考慮對方的接受能力,循序漸進的講清真象,還應該能夠吸引常人多看多讀。也就是說,我們不應該滿足於讓人看了一篇就走,而是應該讓我們的真象資料吸引他,看了以後不但能破除對方謊言毒害的觀念,還要使他能感興趣、繼續讀下去,愛看甚至愛傳。
隨著同修們在大法中越來越修出更多的智慧,我們的各種正面、側面講真象的網站也越來越多。有的同修寫的真象文章,或是言辭幽默,或是故事性很強,或是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有些從寓意深刻的小故事引申到大法真象,這些都是非常好的真象材料。但是總體感到,這一類的真象材料還不是很多,特別是從直接向中國人講清真象的各種項目來看,這類高質量的材料還不夠用。有些常人的文章,特別是時事性強的,談論熱點話題,也挺吸引人的,論點很好,可惜沒有談到大法真象,或者談到的很少。我就開始考慮怎樣充份利用各種素材編輯、整理出常人愛看愛傳、更加有效的真象資料。我也嘗試著寫一些文章。儘管我是理科出身的,但憑著對師父的正信,發現真正動筆的時候也不是那麼難。
有段時間,老遇到網友重複一個變異的觀念:你們被鎮壓,肯定是有甚麼地方做錯了,正教國家肯定是歡迎的--比如佛教、基督教,不會被鎮壓。我就想,現在人對很多歷史都不了解了,不然不會這樣。我想從基督教被迫害寫篇文章,引申到今天江集團對大法弟子的迫害。網上已經有好幾篇類似的文章,但是從吸引常人閱讀這個角度來看,應該可以從中進一步整理、編輯出更好的材料。另外,文章的標題能夠吸引人也很重要,直接採用有關大法真象的標題固然點題,比如「從古羅馬對基督教的迫害看江集團對法輪功的鎮壓」等等,但有的人看到是真象資料害怕(比如在網吧),或者本來就受毒害很深而不感興趣,可能就障礙了他進一步看下去。在構思的時候,忽然想起某個同修在電子郵件中談到我們製作VCD的「Nero Burning Rom」軟件的時候,曾提了一句Nero Burning Rome(尼祿火燒羅馬)。一查,焚城的尼祿,其英文正是Nero。文章的標題和大體結構就出來了。當我靜下心來,在用搜索引擎查找有關歷史資料的時候──本來是想尋找分布在明慧、新生等網站上的幾篇大法弟子寫的同類文章──卻意外發現了常人評論獲諾貝爾獎的小說《你往何處去》的一篇文章。讀了以後,我很快明白,我們的真象文章不僅僅要介紹歷史事實,更要讓常人看到大法的偉大。這樣,《大名鼎鼎的「Nero Burning Rom」軟件背後》很快就寫成了。現在回過頭來看的時候,可以看到一步一步都是師父巧妙的安排。真的是「弟子正念足,師有回天力。」(《洪吟二》﹒師徒恩)
我寫出這段體會,是希望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們有很多頗有文采、甚至文學功底很深的同修,希望大家能從救度眾生的角度,用大法賦予我們的智慧,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抓緊救度快講」(《快講》)。同時,我知道有許多沒有寫作經驗的同修,一直承擔著真象資料的編輯、整理工作,大家也都盼著更多高質量的真象資料。我自己體會,從現有的資料改寫編撰成更有效的講清真象的材料其實也不難,只要我們有救度眾生的純淨的心,大法中有無限的智慧。
在本文的後續部份,我將把自己講真象中撰寫、整理過的一些資料,陸續和同修分享。這部份資料基本是現成可以直接用於講真象的材料,同時我也想簡要地把自己在撰寫、整理真象資料過程中的一些想法和體會進一步與同修分享,希望像我一樣不是「科班出身」的同修,也能運用在大法修出的智慧,撰寫、整理出更多高質量的真象資料。
我剛剛開始參加真象資料的編輯工作不久,師父就發表了經文《快講》。我在網上講真象的時候,給自己起了一個筆名,叫「龍泉墨客」,用「龍泉」代指利劍,意思是以筆作劍,勉勵自己「揭穿爛鬼謊言,抓緊救度快講。」這裏我想以師父的《快講》和同修共勉:
大法徒講真象
口中利劍齊放
揭穿爛鬼謊言
抓緊救度快講
English Version: http://www.clearwisdom.net/emh/articles/2004/8/22/51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