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去掉色慾心的認識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4年9月14日】隨著正法進程的推進,真修弟子不斷在法上提高,但是,有許多同修一直被色慾問題困擾,甚至一些大家公認為精進實修的弟子也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問題。由於難於啟齒,集體切磋時不想公開談。下面我想針對如何向內找,及時發現自己的色慾心,和長期被此心困擾,不知怎麼去這兩方面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

首先,得從一思一念抓起,常人有句格言叫「千里之堤,潰於蟻穴」。站在修煉角度上講,一思一念在另外空間是物質形成,更嚴重的是舊勢力不眨眼的在盯著你,找準機會就鑽空子,如果你放任自己,它會把你一毀到底。明慧132期裏,有個曾經修煉的學員,臨終時告訴妻子,他曾幹過嫖娼這種嚴重違背煉功人標準的事,真讓我們大吃一驚,雖然這種現象是極特殊的,可也給了我們警示。

我先說自己,在獄中,閃過色慾的念頭(因為監室裏的犯人談話內容很多都是性方面的,有的很低級下流,當時悟不到自己周圍的場跟自己心性有關。如果自己心很正,是可以制約周圍人的),覺得這種地方,自己有點念頭算不了甚麼,沒重視。一次沒抓住,就有第二次、三次,夢裏過色關,是自己丈夫,沒過好,也沒太重視,接二連三越過越不好,最後發展到跟一個陌生人,而且完全沒過去,這時才著急,經過一番努力,基本控制住了。所以說自己的一思一念應及時抓住,及時消滅。

再想說的就是容易忽視的男女之情,比如,對某個異性有好感,或者是男女同修之間,開始的時候往往是一種敬意,不知不覺中思想裏出現次數多,這個時候應該警惕,看看是甚麼心在作怪,馬上過濾,肯定有雜質。如果還認識不清,那麼你就假設從現在開始,把自己所有思想都放在桌面上,讓大家看,你看是不是有隱晦的地方,甚至見不得人,馬上就能發現問題。

前兩個月,明慧上連續幾期都談到流離失所的同修出現不同程度的感情問題,從留戀、愛慕到難捨難離,更有甚者,出現男女關係或第三者插足。後者咱這裏先不去指責,咱就說前者,我想絕大部份這樣的同修都感到苦惱,因為他們在很多方面修的都很好,在證實大法中起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就是在思想中剛出現時,沒及時抓住,你放任了,就等於沒修,修甚麼?不就是這顆心嗎,你對它客氣了,它對你可不客氣。修煉是嚴肅的,已經形成物質了,再想去就費勁了,就像師父在《轉法輪》中「關於天目的問題」中說的:「時間長了之後,它會形成一個很大的場,越溢越多。……但是要經過很艱苦的很長的一段修煉過程才能去掉的,這就很不必要。」

我們每個人都要對照一下自己,真把你放到那個環境中你行不行。我剛開始看到這些文章時,思想馬上反映:真不爭氣,忘了自己是幹甚麼的了,還有這閒心。後來連續幾期不斷有這種事情登載,才想起對照自己,自己對個別男同修也有過好感,因為修煉人與常人思想境界拉開的距離太大了,所以不會對常人感興趣,而對修煉人的好感,時不時在腦子中出現,已經有不純的東西摻進去了。假如這時把我放到那種環境中,能保證自己不會出現類似問題嗎?沒出問題,並不說明自己沒這個心,每個人修煉環境不同,可是心都要達到標準。

發現這顆心了,或者這顆心很強了,怎麼去呢?首先從法理上清楚,師父說:「你堅定正念的時候,你能夠排斥它的時候,我就在一點一點的給你拿;你能夠做多少,我給你拿多少、就給你消下去多少。」(《2004年芝加哥法會講法》)可是當你真排斥它的時候,真是難受,它還會給你造成一種錯覺,越排越重,讓你感覺排不完,還有,不管事、放棄吧,其實這個時候業力已經在拼命反抗了,這個時候主意識要強,你的這些業力,是因為你放鬆這顆心造成的,那麼消去這些物質,心肯定要承受。我去這顆心的時候開始也是那種感覺,力不從心,屢次敗陣,後來我心生一念,不勝利就死在戰場上,不回來了,越難受,越往前衝,真的勝利了,輕鬆了。

師父在《轉法輪》中「煉功招魔」中說:「你的心放不下,你甚麼都放不下,所以真正修煉的目地是修那顆心。」明慧網上提到的有的學員強行將自己與另一方分開,我看不用,你就抓住你這顆心,在心上下工夫,你跟它玩玩命,把這個環境當成提高心性的好機會,你看結果怎麼樣,勝利一定屬於你。「你想通過甚麼手法、方法去靜,我說那都是向外去求了。……而真正修煉要修煉那顆心,」「複雜的環境,我想反倒是好事,越複雜,才能出高人哪,要從這裏脫穎而出;那才修得最紮實。」(《轉法輪》中「清淨心」)另外,在去這顆心的同時,還有一個基點問題,就是為法負責,強行分開會不會給資料點造成人員缺少?如果你能把法擺在第一位,放下自我,我想去你這顆心就是一瞬間的事,很快就會柳暗花明。

我再提點建議,凡是在色慾問題上存在嚴重問題或長期被此心困擾的同修,你在公開場合向周圍同修們講出來,對你去掉此心會大有益處,因為這些敗物就怕曝光,你把它們講出來就已經是在排斥和開始清除它們了。

以上是個人的一點認識,不一定都對,希望同修們共同探討,真修實修,共同精進。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