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煉有感:改變人的觀念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11月10日】我是98年得法的大法弟子,這些年來一直伴隨著我的心性關就是對利益方面的執著。師父曾說過每個人都有一個死關,因此這些年來我一直認為利益之心是我的死關,心想也許這種物質(因素)在我對應的宇宙範圍內貫穿很高層次吧!帶著這種認識,因此每次遇到這種心性關時我都努力的去過。最近我遇到了一件事,我終於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那就是觀念。

事情在常人中的表現是這樣的,我家新買台出租車,我全部的積蓄都用在這上了,只靠它生活,司機是我家親戚。最近遇到一客戶和我家司機認識,他臨時經濟有點緊張,又急著做一樁買賣,因此用我家車幾次去長途,說月底之前肯定給錢。因為我家月底需要交車的各種費用和司機開資,還有我孩子念職專每月月底回來取的生活費。這些情況司機也和客戶說了,他說放心肯定給上,可眼看到月底等用錢了,他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後天,到最後都到下月初了,他還是推,最後弄得他出差了並且手機也關上了。這下我就受不了了,心想:這人怎麼這樣辦事。心就沸騰起來了,怎麼壓也壓不住,甚至是一夜未眠,法也學不下去了,正念也不想發了,就是氣不過。我知道不對,就坐下來加強正念:為甚麼是這樣哪,這事單單是為了去利益之心嗎?好像還不是,就這樣我反覆的找、反覆的清除干擾。

我在十多年前就離異了,十二年來自己帶著孩子過日子,在這期間曾有過兩年婚姻,由於種種原因又離異了。就是在這期間家裏的一切經濟開銷主要由我支付,所以,這些年來總是怕沒錢,總為經濟擔心:自己和孩子將來怎麼過,生活上又沒有個依靠。後來修煉了,不為將來犯愁了,因此每次出現經濟方面的問題就在不斷的去利益之心,但總覺得有個根沒去。

這次這件事情,我簡直無法抑制自己。我知道有問題,但不知道在哪裏。今天看完師父《佛性》一文,豁然開朗。師父說:「一種觀念形成後,會控制你的一生,左右這個人的思想,以至於這個人的喜怒哀樂。這是後天形成的。如果這個東西時間長了,會溶在人的思想中,溶在真正自己的大腦中,它會形成一個人的秉性。形成的觀念,會阻礙著、控制著你的一生。人的觀念往往是自私以至更不好的,所以又會產生思想業力,人又被業力控制著。」

看了這段講法,對照一下自己,自己不就是被「怕沒錢」這種後天觀念帶動了嗎?每次遇到經濟方面的事,總是簡單的找表面的利益之心,而沒有從根本上找到這種「怕沒錢」的強大觀念才是真正造成每次魔難的「病根」(業力場),而利益之心只是從這種業力場中散發的「黑氣」,「病根」沒去掉,排出多少「黑氣」只是西醫的治表沒治本。所以,修煉這麼多年來,這方面的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我,今天才找到真正的原因。

師父在《走向圓滿》中說:「人在世間養成了許多觀念,以至被觀念帶動著,追求著嚮往的東西。然而人來在世上是由因緣決定著人生的路與人生中的得失,怎麼能由著人的觀念決定人生的每一過程呢?所以那些所謂美好的嚮往與願望也就成了永遠也得不到的痛苦執著的追求。」

看完這段講法,對照自己,想多攢點錢是不是人的觀念呢?那是咱自己人為的能決定得了的嗎?你越有這種想法,不是越適得其反嗎?另外,從這件事情中暴露出我還有一種觀念,就是我從來都是「說哪辦哪」,在人的一面看,這是做人的優點和準則,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總是這樣要求自己,同時也有意無意的要求別人,當你不符合我的觀念時,我就先是「急」,接下來就是「怨」,「你這人怎麼這麼辦事?怎麼這麼不守信用?」等等一大堆的急和怨。每次也靜心內找,啊,通過這事暴露出我急,還有怨,這就找完了,而沒有深挖下去。

是甚麼使我產生了急和怨?今天看《佛性》一文說「如果這個東西形成多了,那麼,人的一生都會受它左右。形成的觀念認為好和壞,人就認為這個好和壞,就認為應該這麼這麼做,可是他自己沒有了。他自己完全被他自己後天形成的非善良的後天觀念包圍、蓋住了。他自己真正好和壞的衡量標準就沒有了。」「就是活在世上的常人都找不到自己,這個觀念還不只左右人的一生,它要一直左右下去。甚麼時候發生改變了,甚麼時候去掉。否則,它一直左右下去。」看完這段講法再對照自己,這件事其實是破除我「說哪辦哪」的強大觀念,我卻向外找了一大堆別人的毛病,這哪是真修啊?

再看看師父經文《走向圓滿》:「目前舊的惡勢力對大法迫害的最大的藉口之一就是說你們的根本執著在掩蓋著,從而加大此難,要把這些人找出來。」「而且它們控制著邪惡的人針對人的一切心,一切執著,全面無漏的、瓦解式的檢驗大法與弟子,如果你們真正能在修煉中去掉那些人的根本執著,最後的這場魔難就不會這麼邪惡。」

通過最近這件事,我才找到這些年來造成我一直在經濟上過關的根本原因是這些後天觀念,這是導致一切魔難的業力場,它又被另外空間的邪靈利用來製造一次次的魔難。同修們,希望通過我的教訓對大家有些幫助,從根本上改變自己,同化大法,讓我們共同提高,共同精進,共同做好師父要求的三件事。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