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自以為是 貽笑大方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11月12日】錢大昕,字曉征,號竹汀,是清朝著名學者。江蘇嘉定(今屬上海市)人。乾隆年間進士,官至少詹事。他博學多才,曾主講鐘山、婁東、紫陽等書院。

錢大昕曾寫有《鏡喻》一文,其中寫道(譯文):「五官之中,沒有比眼睛更明察的了,然而臉上有黑痣,眼睛卻看不到,它的明察在哪裏呢?眼睛能看到別的東西,卻看不到自己的臉,只有借助於鏡子才能見到。鏡子的寶貴不如眼睛,但鏡子不需要借助於眼睛,而眼睛卻要借助於鏡子。可是世人不曾因為鏡子幫助了眼睛,而怪罪眼睛不能夠明察。鏡子哪裏不如眼睛呢?

有個相信眼睛而厭惡鏡子的人,他說:『鏡子害得我好苦。我自己有眼睛,哪裏需要用鏡子呢?』時間長了,人們所稱讚的美人,他很少有滿意的,卻不知道自己臉上有黑痣,泰然自若的說:『沒有比我美的。』周圍的人都偷笑他,他始終不悟,可悲啊!」

錢大昕以鏡作喻,形象的說明人應該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接受他人的批評,這樣才能發現自己的缺點,及時改正自己的過失。如果自命不凡,自以為是,就要落得被人恥笑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