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人心 救度被共產邪靈毒害的世人

——關於退黨抹獸記的故事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5年3月5日】大鳳和二鳳是姐妹倆,都是1994年得法的老弟子。自從學了師父的退團聲明《再轉輪》和新經文《向世間轉輪》以後,知道自己身負的重任,應該抓緊時間向世人講清真象,儘快幫助他們抹去獸的印記,得到救度,她倆先從自己的親朋好友做起。

她們連續講幾家效果都很好,這天她們準備去她們的大哥家講真象,大哥是在戰場上入的黨,有60多年的黨齡,平時跟他講大法的真象他也能夠接受,但是只要一提到共產黨迫害法輪功他就不愛聽。因為這種情況也使姐妹倆在頭腦裏形成了一種觀念大哥不好說服。帶著這種觀念,事前又沒有很好的發正念,徹底鏟除大哥空間場的共產邪靈的一切因素,並且帶著很多人心,怕大哥不接受,怕大哥得不到救度,等等。

一到大哥家就發現大哥的態度生硬,不像以往那麼熱情,說起話來還非常的粗暴,即使這樣姐妹倆還是把此行的目地講了出來,誰知一講到退黨,不容姐妹倆再多講,大哥暴跳如雷,大罵姐妹倆反黨,說甚麼沒有共產黨誰給你開工資,誰養活你們,言外之意只有共產黨才能養活人民,這就是在共產黨灌輸的黨文化教育下的人說出的話。其實如果不是這個雙手沾滿人民鮮血的邪惡的黨統治中國,中國人民早就脫離苦海了。並且大哥還說了一些對師父對大法很不敬的話,完全失去理智的樣子。在這種情況下姐妹倆也動了常人之心,忘記了正念,尤其是大鳳完全以常人的方式和大哥爭論了起來,爭來爭去,大哥竟出手一拳打在大鳳的太陽穴上,(過後大哥說當時腦中一片空白),就這樣真象沒講成回來了。

回來之後大鳳向內找,但是還帶著常人心,我為你好,來救你,你還打我,越想越氣,所以根本沒有找到自己的漏,讓魔鑽空子加強她的氣恨之心,並說再不管他了,此時已沒有大法弟子的正念和慈悲之心了。同修們針對出現的這個情況和姐妹倆共同切磋,在法上認識這個問題,以便共同提高,把救度眾生的大事做好,經過交流,同修們認為:

第一,不應帶著任何觀念,你別看他入黨六十多年了,表面上對黨感恩戴德,內心裏也是痛恨共產黨的,人都有明白的一面,明白的一面是希望你去救他的。他之所以表現的那麼惡,是因為共產邪靈的附體,它將被鏟除,它能不做最後的垂死掙扎嗎?所以它控制著常人罵師父罵大法,作為大法弟子這時應該明確這不是人在罵,而是邪靈附體在罵,應該以強大的正念清除控制他的邪惡。而當時同修被常人心帶動的時候,已經是正念不足了甚至忘記了發正念,導致同修被打讓邪惡逞兇。

第二,事後沒有真正的從心性上找原因,盲目的下定義說:「他沒有救了。」這是用人心從表面上看問題,其實真正徹底鏟除控制他的邪靈附體之後,本性就會返出來,表現出來的只不過是假象,給你造成一種沒救了的感覺,這時如果真的能夠放下執著,提高心性,可能會是另一番結果。再說大法弟子是以救度世人為第一責任的怎麼能計較個人的一時得失呢,而忘記了大法弟子應有的大忍之心和慈悲救度呢?如果這樣的話不但沒救了他反而還害了他,你說你是做好事還是做壞事呢?本來能救的人,由於自己的執著而得不到救度,這是不是你的錯呢?

在事情發生之後,同修之間也不應該出於保護自己的目地,簡單的找一下自己的執著,就開始指責對方哪哪錯了,即使你說的有道理,由於你缺乏善心不是善意的發自內心的給對方指出來,這樣你說的話沒有威力不能說到對方的心裏,不能打動對方,她非但不能接受你的勸告,還可能因此而產生了逆反心理,你沒有起到提醒的作用,幫助同修提高的目地,反而影響了對方的正悟,因此而影響了救度眾生,你的過錯也是不小的。

通過同修們的相互交流,大鳳真正的認識到了自己的執著,同修的話句句說在了她的心裏,是啊,都是自己平時法學的不紮實,關鍵時刻不能用大法來要求自己,正念不足,被邪惡鑽了空子。

在找到了自己的執著,心性真正提高的時候,事情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真是「萬事無執著 腳下路自通」《無阻》,就在同修們交流的第二天早上,她們的大哥提著水果、牛奶等東西主動到大鳳家,一進門就喊「法輪大法好」,然後就痛哭流涕的說:「我真不應該呀,你們為我好,我還動手打你,我當時腦中真的是一片空白,也不知道為甚麼就發那麼大的火,你們原諒我吧!」姐妹倆借此機會把大紀元的「鄭重聲明」和林風的「為何要抹去獸的印記」給他看,並告訴他身上有獸的印記將面臨的可怕下場。他當時就表示要堅決的退黨,也很悔對師父說的不敬的話。

通過這件事使同修們更加堅信師父堅信大法。現在世人都渴望被救度,但又苦於找不到門,我們可不可以把「大紀元鄭重聲明」和「為何要抹去獸的印記」這兩篇文章大面積的郵寄給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的黨政工團、還有我們接觸不到的不方便講真象的人,儘量讓更多的人有及時退黨退團的途徑。

有悟的不對的地方請同修們慈悲指正。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