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重義輕財的故事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4月23日】古代很多有德行的人都是重義輕財、仗義疏財、重德而視錢財如糞土的有德、俠義之士;甘於貧賤,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幫助認識或不認識的人。

比如:倪閃,宋朝人,家居福建沙縣,聰慧好學,喜好施捨。每逢外出,總隨身帶著錢財,遇見貧窮的人就將錢放在他家裏,不管人家知道不知道。

倪閃多次考試都未考中,於是有人譏笑他說:「先生每天周濟窮人,為甚麼卻多次落榜呢?莫非老天爺不長眼嗎?」倪閃則更加奮發布施,絕無悔心。有一年鬧飢荒,路旁餓死的人一個緊挨一個,倪閃設了個粥棚周濟災民,救活了上萬人。第二年,倪閃又去赴試,鄉里人很多都夢見倪家門外錦旗高豎,上寫著「粥陰騭功」四個大字。當年,倪閃果然中了狀元,後來官做到尚書。

譚元春,是明朝時期楚地人,父親曾離家去襄陽。一天早上,剛開船,忽然聽到岸上有啼哭聲。他急忙停下船去問訊,原來是鄉上的差役丟失了一大筆錢,無法賠償給官府,想投水自殺。譚父安慰他,說:「你的錢並沒有丟失。」馬上去取了一大包錢給他。那人說:「這不是我的錢,我怎麼敢亂拿呢?」譚父說:「拿去就是,不要多說。」

文征明在一個富貴人家住宿。見一個朋友來了,他四處看了看,看見桌上有隻金杯,急忙裝在袖筒中走了,這人是文公的老熟人。主人出來時,文公迎上去對他說:「我今天因為一件十分緊急的事要錢用,看見你桌上的金杯,想借去到當鋪中去典當一點錢來用,等不及了,已命僕人拿走了。你看怎麼辦?」主人只好答應。文公又說:「杯子有多重?值多少錢?過幾天如果拿不回來,我就賠償銀子給你。」主人又說好好。文公回家後賣了自己的田賠償杯子,但始終沒有說出其中的緣故。

(選自《太上感應篇》)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