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上海提籃橋監獄迫害大法學員的種種方式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5年4月6日】上海提籃橋監獄曾因審判二戰日本戰犯聞名於遠東地區,因時有外國人參觀而常以「文明」的面目示人。我們來看一看它是如何披著「文明」的外衣對法輪功學員進行摧殘與折磨的。

1、關

法輪功學員被非法關押在一審死刑犯關押場所,管理模式也與死刑犯相同,只是大部份學員比死刑犯少了手銬而已。從受折磨角度看,一些學員的待遇還不如死刑犯。死刑犯在這裏關押一、二個月,最多一年多點。而學員要在3.3平米的小監裏24小時常年關下去,還要不斷接受精神迫害。腿部肌肉萎縮、身上長膿瘡是常事,身心受到嚴重摧殘。

2、打

法輪功學員被打也是常有的事。剛開始不法人員打得很兇,華威(北京)曾每天被毒打,幾個惡刑事犯反覆抬起他往木板上摔,每天都鼻青臉腫的。楊久青(浦東人)也被毒打多次。仇伸(上海普陀)曾被上海市第一例搶劫案犯劉某每天「炒蹄筋」:用手揪捏大腿根部皮肉,還被逼每天十幾小時端坐在陶瓷飯盆上。唐仁亞(安徽射陽)曾被假幣犯楊某多次打罵,後又被上海籍刑犯王皓明折磨毆打。陶湘為(上海寶山)被惡徒拿鞋子抽、打耳光。張勤(上海人),剛開始被打得鼻青臉腫;梅建琦(上海交通大學學生),被張姓刑犯用木板敲破頭頂;朱德貴(上海人)被多次打耳光。何冰鋼(上海人)也被打過。2003年11月,惡警為了完成出監前100%「認罪」的邪惡目標,把即將出監的楊育暉重新和死刑犯關一起,並指使惡刑犯毒打楊,據說僅粗野強壯的事務犯(助惡警管理的犯人)朱繼東一人就打了2個多小時。學員被打的事件不止這些。

3、 辱

幾乎所有學員都常常受到刑事犯的辱罵。許多流氓成性者以辱罵、嘲弄學員為樂,用最下流的語言謾罵、侮辱學員。監獄管理規定中有不准侮辱他人的內容,但顯然,惡警在直接「動手教育」方式受到抑制後,是鼓勵這種「轉化教育」的。安徽籍搶劫犯余成斌在惡警授意下,專門到耿兆軍、郭小軍、梁威霖小監面對面辱罵、威脅。

4、嚇

許多學員都不斷被恐嚇,如:營造一種將被送往秘密地點「隨便處置」,說到時將被戴上狗頭帽,連喊叫都不能,嘴裏放鐵鏈咬舌等等的恐怖氛圍。被告訴怎樣折磨「政治犯」,並製造即將被那樣對待的氣氛。收集言論、叫刑事犯寫旁證,以加刑相威脅。以用刑、「搞路子」恐嚇,原五監區書記惡警傅克虎多次衝進小監威脅李亮(上海徐匯區人)等人。

5、虐

大部份學員受到過那種不見傷的身體虐待。劉順明,上海閔行馬橋人,曾被逼單腿蹲在小監內,每天十幾個小時。持續大約二十多天。胡志明,遼寧人,被逼雙手放背後端坐小板凳面壁,坐不端正還被刑事犯焦某打罵,焦某說中隊長布置讓他打的。有類似經歷的還有黃時光等。面壁端坐的經歷則是每個學員都有的。另有長期「扔內務包」(要求其他犯人把學員當成小監內的內務包,任何人不准與學員講話,也不允許學員講話)等精神虐待。給絕食學員灌食時,有時故意用粗管,杜挺(甘肅人)鼻孔被插傷。瞿延來食管、胃出血。

6、銬

很多學員被不法人員找藉口迫害。熊文旗,上海人,被藉口保安全24小時全身「大」字型綁在床板上達數月。陶湘為被抓著手、按手印,他反抗中向後抽手時,碰到了警察,被藉口打警察而上皮帶銬約兩個月(手在身體兩邊被約20公分寬的皮帶連腰銬上,上身除頭外不能動彈。

7、 挑

挑撥學員親人、朋友與學員間的關係。故意捏造散布恐怖嚇唬學員親友,讓親友在擔心情緒中給學員製造矛盾,逼學員向邪惡妥協。在犯人群中製造散布謠言,挑撥煽動刑事犯給學員找麻煩。

8、騙

學員被隔離關押,常常被騙說很多人都「轉化」了,剛被綁架入監的甚至會被騙說:就你沒轉化。時間長的學員常被騙外面沒有法輪功了。「解放日報」的假報導說華威經過所謂「學習醒悟」了,隻字未提他每天被毒打的事。楊育暉被毒打「認罪」,獄方假惺惺開「歡送會」假造歡樂鏡頭,在有線電視播放,也說是所謂「學習後認識」了。此外,還不斷造謠欺騙刑事犯,煽動刑事犯仇視學員。有一學員曾被獄警騙說抓了一名搶劫犯,是煉法輪功的。還通過被欺騙的邪悟學員搞欺騙。

9、 灌

學員常被強制灌輸邪惡內容洗腦。許多學員被強逼看邪惡的造謠錄像,有時持續二十多天反覆看,每天每天十幾個小時。有的學員被逼塞著耳塞全天聽邪惡錄音。惡人曾搬一音響在杜挺小監門前,吳文明(上海金山)被惡人把音箱放在小監裏對著耳朵。許多學員有類似經歷。學員還不斷被逼看為邪黨歌功頌德的影視片,也被逼「學習」邪悟者寫的材料;還被逼參加外來的邪惡「講座」。上述活動後學員還被逼寫感想。


現在提籃橋監獄的迫害仍在繼續。我們呼籲世界上善良的機構和人們關注這裏的迫害情況,幫助我們早日制止和結束這樣的惡行。


提籃橋監獄總機電話號碼 : 35104888
五監區電話 : 35104888 轉 7220 監區長 :歐利剛 副監區長 :薛春
青年實驗中隊電話: 35104888 轉 7204 中隊長 :費春雷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