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尊師同父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2005年9月26日】「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這是唐代韓愈對為師者的解釋。生命是父母給予的,如何做人及立身處世的學問就要依賴師父的教導了。「父」字與「師」字組成了「師父」一詞,中國自古就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所以對待師父自然應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發自內心的恭敬謙卑。

中國傳統文化強調敬師尊師,傳統家族中敬拜「天地君親師」的神位,足可見對「師」的尊重程度。《呂氏春秋》中指出,「古時的『十聖人、六賢者』(指神農、黃帝等)沒有不尊師的。」

《資治通鑑》中記載有這樣一個故事:東漢的大儒魏昭,少年時欽慕於郭泰的賢名,請求留在郭泰的身旁侍奉,給他洒掃房屋和庭院。郭泰允許了。

有一次,郭泰因身體不適,命魏昭給他煮稀飯。稀飯煮好以後,魏昭端給郭泰,郭泰大聲喝斥魏昭說:「你給長輩煮稀飯,不存敬意,使我不能進食。」並將杯子扔到了地上。

魏昭又重新煮好稀飯,再次端給郭泰,郭泰又喝斥他。這樣一連三次,魏昭的態度和臉色始終沒有改變。

於是,郭泰說:「我開始只看到你的表面,從今以後,我知道你的內心了!」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