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古代家訓博覽(1)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五年九月三日】中國人自古注重庭訓家教,曾子殺豬教子、孟母三遷等故事至今在老百姓中耳熟能詳。歷史上的名臣大儒如宋朝的司馬光、歐陽修、朱熹;明朝的王夫之及清朝的鄭板橋、曾國藩等等,都留有家訓。還有許多形式的家書、教子詩等等。在這些歷朝歷代的著名家訓家規中,中國傳統文化中固有的仁義禮智信、忠孝節義、禮義廉恥和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文化與美德,被不厭其煩的叮嚀後世子孫。

北齊士族顏之推,為了告誡子孫不可自恃門第、驕逸怠惰,同時也希望子弟能將士族門風維繫不墜,於是寫下洋洋灑灑二十篇,約四萬多字的《顏氏家訓》。這本家訓在其後的一千三、四百年間傳誦不息,被後世尊為家訓之祖。顏之推的苦心沒有白費,顏家子孫果然爭氣。他的孫子顏師古是唐朝注《漢書》的大學問家,五世孫又出了譽滿書林的顏真卿和名政治家顏杲卿。

「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訓的核心內容。

宋代大儒朱熹即在《家訓》中指出:「有德者雖年下於我,我必尊之;不肖者,雖年高於我,我必遠之。」意思是說,有德的人雖然年齡比我小,我也會尊敬他;不肖的人,雖年齡比我大,我也必定疏遠他。從中可以看出朱熹對德的重視程度。在朱熹看來,重視道德修身就同「衣服之於身體,飲食之於口腹,不可一日無也,不可不慎哉!」

朱熹進一步指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其意思是指善事多麼小也要積極而為,惡事多麼小也不能為之。不要以為自己曾經做過善事而忽視小惡,就不拘小節。忽視小惡,讓其存在和發展,就會變成大惡。不拘小節也會發展至變節;注意小節,細心修養,才能達到高風亮節。

三國時的名臣王昶在家訓中也告誡子弟:見利不能忘義,不能產生貪心;對待別人,不能產生漠視心、欺誆心、徇情心,更不能產生自私自利佔便宜心;待人要宅心寬厚,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

家訓中首先強調的是「修身」,其次是「齊家」,包括對老人、孩子、妻子、兄弟、僕人的對待之道。再外圍是「睦族」,旁及個人在龐大家族中的本分。出了親族的範圍後,為官之道志在君國,也是家訓中念念不敢忘的。也就是儒家經典「大學」裏所強調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