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看過了很多同修對根本執著的挖根之後,覺的這是一個去除自己的根本執著的時候了。師父發表《走向圓滿》的時候,自己因為執著心,沒有從根本上挖根,剛開始自己還在想根本的執著是甚麼呢?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也在找,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的常人之心,但是哪個是根本的執著呢?但是師父在《走向圓滿》中告訴我們「帶著執著而學法不是真修。但可以在修煉中漸漸認識自己的根本執著,去掉它,從而達到修煉人的標準。」我就請求師父點化我,讓我儘快找到自己的根本執著,去除它,更加精進。
我現在意識到了自己的根本執著是名和利,由於這兩種執著心的存在,緊連帶著的妒嫉心和對情與色的執著也暴露了出來。回想自己在走入大法修煉時,因為常人中的名而「努力學習」「爭奪名次」,在修煉大法身體好了之後,應該是花更多的時間來學法,而不是執著於常人中的名。近期在背《洪吟(二)﹒道中行》的「淘去名情利 何難能阻聖」時,讀的時候總是顛倒成「名利情」,幾次都沒有背對,因此在想,我竟然把對名利的執著看的那麼重。在做「三退」時,未婚夫(常人)說我做事情像是在爭奪名利,連我看書的那種狀態都給他這種感覺。師父借常人之口幾次的點悟都讓我對這個根本的執著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於是我現在時刻用自己的正念否認它去除它。
這一執著的表現在我的狀態中還有這些表現:在做正法救度眾生的事情時,總在想今天勸了幾個,在積攢威德,而沒有把師父安排給大法弟子的這麼神聖的事情作為更加精進的動力,現在意識到應該擺正自己正法的基點,「三教修煉講無為,用心不當即有為;專行善事還是為,執著心去真無為。」(《洪吟﹒無為》)甚至在學法的時候也在想今天學不到的,明天還可以學,以累啊,困啊等來推脫。師父在《走向圓滿》中還告訴我們:「有的人直到目前還不能專心看書,特別是為大法做工作的人,你們不能用任何藉口來掩蓋你們的不看書學法啊,就是你為師父我個人做事也得天天靜心學法,要實實在在的修。」堅持學法是必須的,但是應該是不帶執著心的學法,如果學法時,胡思亂想就會影響學法的效果,如果老在想,我還認為今天看書了,那就是學法了,也是在做師父交代的三件事,這是危險的想法。因為我們修的是主意識,如果主意識不清醒,那我們為誰而學法呢?不但沒有達到學法同化法,淨化自己思想的成度,而且還浪費時間。
師父一直強調學法的重要性,因為法是我們修煉的根本。帶著求名利的思想去學法也是對大法的不尊重。「那書中無數的佛、道、神在看著你可笑又可憐的思想,看著思想中的業力可惡的控制你,你還執迷不悟。」《精進要旨(二)﹒走向圓滿》。而且在看到有同修背法所帶來的心性上的提高後又開始背法,但是因為有常人的名利之心,背的是快了,但是不紮實,這樣不僅給背法這件事失去了神聖感,也給常人中帶來了不好的急功近利的影響。
這樣的執著名利的心還會帶來妒嫉心。因為執著於名利,竟然和常人在業務上比高低,爭福利。有一同事資歷比自己小,年輕漂亮,因為許多原因受到的福利待遇都比自己高,從而產生妒嫉心,甚至當自己的未婚夫看多了她兩眼就心裏不舒服,而該同事是公司第一位「三退」的,這些求名求利的執著是如此明顯,自己這樣一個修煉了將近八年的修煉人竟然連這些一入門就應該去除的執著還沒有清醒深刻的認識。我在意識到了這一執著之後,當一有這種不好的思想我就堅決清醒的去除。如果我們連普通的常人應有的寬容和大度都沒有,那還何談對眾生的慈悲,以及助師正法呢?我們應該從正法的基點和需要上看到,人類社會中的一切都是為證實法和救度眾生開創的,包括我們從事的職業,和我們一起工作的人都是有緣人,更何況這些同事都已經做了「三退」。那麼,作為大法弟子,我們更應該在任何情況下都是最好的,都是最慈悲的,在任何場合都是對得起大法弟子這一神聖偉大的稱號的。
執著於名利還帶起了常人的顯示心理和爭鬥之心。因為在和常人談朋友,有時候在遇到講真相的問題時,會和常人一樣爭執,甚至有常人的那種自滿和高人一等的表現,這是很不好的顯示心理。自己在和未婚夫講真相時,不自覺的擺出了一種,我比你知道的多,而且沒有像對待其他眾生一樣耐心的和他解釋。「我們有許多學員,因為在常人中修煉,有許多心放不下,有許多心已經形成自然了,他自己覺察不到。這種顯示心理處處都能體現出來,在做好事上也能體現出來顯示心理。」(《轉法輪》第六講)。
執著於名利還相應的帶來了對情和色的執著。因為自己走了很大的一段彎路,沒有做到符合常人狀態,人為的給自己帶來了很多的麻煩,後來又看到很多以前的常人同學都有一個好的歸宿,甚至還有了常人的攀比之心,覺的自己也應該嫁給類似的人。在找到目前的未婚夫時,又用常人的理在衡量著這一切。在後來因為可以在法上認識了,從證實法和救度眾生這一基點去看問題,就開始比較好的處理和他的關係了。
希望能夠也有如此執著的同修和我一樣,去除執著心,更加清醒理智,珍惜這萬古的修煉機緣,共同精進,功成圓滿。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6/3/16/70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