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伯夷求仁得仁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2006年4月23日】伯夷、叔齊,是殷商諸侯孤竹國君的兩個兒子。父親想立三兒子叔齊為嗣,等到父親死了,叔齊要讓位於大哥伯夷。伯夷說:「讓你繼位,是父親的遺命啊,」於是他逃走了。叔齊也不肯繼位,跟著逃走,都城的人就立了次子。

伯夷、叔齊聽說西伯姬昌善於養老,於是商量著等老了就一起去依附。

等他們去的時候,西伯已經死了,兒子武王用車載著木頭牌位,上面稱父親為「文王」,向東前去討伐紂王。

伯夷、叔齊拉住武王的馬,勸諫道:「父親死了,還沒有為他安葬,就大動干戈,可以說是孝嗎?你是殷商的臣子,卻想弒殺君王,可以說是仁嗎?」

武王左右的衛士舉起兵器想要殺他們,姜太公阻止說:「這是義士啊!」攙扶他們離開了。

武王伐滅殷商後,天下諸侯都尊奉周王為天子,而伯夷、叔齊以此為恥,認為自己身為商臣,理當不吃周朝的糧食,於是跑到首陽山隱居,採薇充飢,最後餓死在首陽山。

孔子高度評價伯夷、叔齊,說:「伯夷、叔齊不念人舊惡,所以別人也不怨恨他們。」伯夷、叔齊非常耿介,這樣的性格卻能不招人怨恨,正是因為他們對所厭惡的人,只要能改過,就不再放在心上的緣故。

孔子又說:「齊景公擁有馬匹四千,死的時候,百姓不認為他有德,所以不加以稱頌。伯夷、叔齊在首陽山餓死,百姓到今天還稱頌他們。可見百姓是否稱頌一個人,看中的不是他有多少財富,而是他有多少德行。」

後來子貢問孔子:「伯夷、叔齊是甚麼樣的人?」孔子說:「古代的賢人啊。」

子貢問:「他們後悔嗎?」孔子說:「求仁而得仁,又有甚麼可以後悔的呢?」

(出自《論語》)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