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冬天裏的故事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二月二十一日】又到北方飄雪的季節,我的思緒穿過沉沉黑夜,一次次落入那片山巒野澗間。

二零零三年十二月,已近年尾,家裏人因堅修大法被惡黨歹人強行綁架關押進瀋陽市龍山教養院。刺骨的寒風中,踩著咯吱作響的積雪,步履沉重的去探視苦難中的親人,山裏的風嗚咽的吹著,教養院死寂的出現在眼前。

第一道坎就是門衛室。門衛通常說了不算,由專門關押法輪功學員的一、二大隊惡警隊長出面「把關」,十次中有幾次是不允許見的,不讓見時也就是家裏的親人在受嚴重摧殘折磨的時候,為封鎖消息而被拒之門外。

這次來的早,門衛室中的老年警察見其他家屬未到、惡警隊長也還未露面,就讓我坐下來等。我一點點的給他講大法真相,講這場鎮壓迫害的邪惡無理,他始終表情麻木的在說:「我見的多了,那裏面……」下頜抬起指指院內遠處龍山教養院關人的樓群,那神情既司空見慣又欲言又止。不知何時,身邊的椅子上蹲上來一隻貓,長長的白皮毛已骯髒成灰色,每次來,每次幾乎都能看見它。這是這屋專養的一隻動物。乘老年警察閉目靜養之機,我小聲對那貓感慨道:「去山裏農家尋生路去吧,離開這邪惡的黑窩。」

這一次允許見了,又趕上馬上是新年,與親人對坐在會面的餐廳裏,十幾名男獄警黑壓壓的在四周虎視著,親人被迫害的身體很瘦很單薄,臉浮腫著。問了裏面迫害情況,心一陣陣痛,信真、善、忍何罪之有?!做好人何罪之有?!談話間互相鼓勵堅定修煉,也急急的搶時間和機會說著外面的消息。

就是那一次遠遠的看見了後來被中共惡黨殘暴虐殺的高蓉蓉,亦是同樣被摧殘的極其瘦弱,聽說,因她的善良、堅忍、無私,連普教們都稱她有著透明的「玻璃心」。

會見結束,離開教養院陰森的關押樓,要走一段長路才能出大門,順著山路走時,空氣凜冽的似乎凝固,好在太陽高高照耀著。路兩側是厚厚的雪,突然,一隻貓躍到腳前,白的茸毛雪般潔淨,隨著人的腳步在正前方跑跳著,但與人總是保持著一米遠的距離。我隨聲對它說道:「去農家落腳吧,離這院遠點。」與我同去的同修笑了──今天這人怎麼總是對貓說話。那貓不肯離開,繼續在前面「跟」著,且「咪、咪」叫起來。於是,我對貓說:「記住大法好吧,你也會有個好未來!」那貓停頓了一下,又隨著人的腳步往前跳躍,一邊輕聲叫著一邊在地上翻滾了兩下,同修笑出聲來:「它能聽得懂?」我認真的說:「聽懂了,它怪我沒說完整。」於是,我認真大聲說:「這場迫害是邪惡的,記住法輪大法好!記住法輪大法好!如果你記住了,就離開吧。」隨著我話音終止,白貓輕盈的跳起,落在道邊路燈基座上,蹲在上邊,面向我們連聲叫。同行的同修很吃驚:「眾生真的都是來聽真相的,小小的動物都不想被落下。」

我們腳步沒停繼續往前走。走出幾米遠處回頭看那隻貓,它蹲在那又衝我們叫,再走出十幾米再回頭,它又叫,就這樣只要我們回頭望它它就連聲叫,且一直蹲在那目送我們,快出大門時我們最後望過去,空曠的晴天雪地間,它已如一團潔白的絨球,叫聲隨山風隱約飄至。

零四年的五月中旬,我再一次去龍山教養院,是聽說瀋陽大法弟子王秀媛被龍山教養院及瀋陽大北監管醫院迫害致死,因替家人擔心,急急趕到教養院。這次卻見大門緊閉,小門都關死了,門柱上貼了一個大的公告,稱:會見餐廳要重新裝修,取消一切接見,何時准許另行通知。因深知龍山教養院迫害大法弟子的殘暴,山溝野地裏豁然亮出碩大黑字,讓人頓感恐怖與陰邪,「這一定是在說謊、在掩蓋。」我拍著鐵門的欄杆,老半天,守門的老警察走出來,我問:「到底怎麼回事?」他半抬著眼睛說:「裝修……」我打斷他:「不可能,他們肯花那錢?還不夠自己黑的呢,王秀媛的死是怎麼回事?」他有些吃驚:「你哪聽說的?」「大街上的人都在說,開開門我要進去見家人,這麼邪惡的地方……」沒等我把話說完,他急轉身退回屋中。

之後,沒幾天就聽說高蓉蓉被龍山惡警唐玉寶、姜兆華電擊毀容,電擊時間長達七、八個小時;

之後,幾個月的時間裏,高蓉蓉被囚困在瀋陽醫科大學,瀋陽市至遼寧省的政法委、六一零操縱遼寧省檢察院為瀋陽市司法局、龍山教養院及至唐玉寶之流撐腰,高蓉蓉繼續受摧殘迫害;

之後,高蓉蓉被營救出,遼寧公安、司法授命於中央政法委羅幹、公安部周永康,對高蓉蓉及營救她的善良正義人士進行大肆通緝、搜捕;上至機場、海關,下至社區、街道,黑風惡浪翻湧;

之後,高蓉蓉再遭綁架,羅幹親口令:「處理好」,渾身沾滿法輪功學員鮮血的馬三家女惡警蘇境、趙來喜、瀋陽張士教養院史鳳友等秉其邪主子旨意,在國際社會注目下公然將高蓉蓉虐殺;

每每看到世界各地法輪功學員反迫害酷刑展板上高蓉蓉朗然的笑顏及被電擊黑焦的臉,強烈的反差總是讓我淒然淚下,她好似在述說甚麼。依稀彷彿間我的思緒又會回到陰風切切的瀋陽龍山教養院,披著人皮的唐玉寶、姜兆華、蘇境之流真的不如一隻動物!小小貓兒都能有靈來尋真相,那些仍在迫害大法弟子不肯悔改之徒,最後只能去做中共惡黨的殉葬品了。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