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會現場,法輪功學員手持「『四二五』和平大上訪 『真善忍』鑄道德豐碑」、「世界需要真善忍」、「貧富都一樣 大難無處藏 網開有一面 快快找真相」、「抓緊時間 棄惡從善 脫離中共 神保平安」等橫幅。
美國首都華盛頓地區法輪功學員中使館前集會,紀念「四•二五」 |
* 為何上訪
年近八十歲的退休工程師張年英女士參加了一九九九年「四•二五」法輪功學員集體上訪。她在集會上講述了「四•二五」當天她的親身經歷。在談到為甚麼上訪時,張年英女士說,「因為天津抓了四十五位法輪功學員,我們要求政府立即釋放他們,同時給我們一個修煉環境,允許書店出售《轉法輪》這部大法。」
張年英說,「我們既沒有圍攻中南海,也沒有搞政治,只是去讓中國領導人了解法輪大法的真相。」
* 八年風雨路 從未停止反迫害
一九九九年「四•二五」事件的親身經歷者、大紀元專欄作家章天亮說,「八年以前,因為覺的政府對我們不了解,抓了法輪功學員,我們去和政府對話。八年過去了,中間我們經過了許多風雨,經過許多殘酷的迫害和鎮壓,我們知道中共不是不了解我們,恰恰相反,就是因為太了解我們了,知道我們太好了,所以要鎮壓我們。這個時候我們就向廣大的中國民眾和各國政府講真相。」
馬裏蘭居民陶麗莎女士說,「我們走過了兩千八百多個日日夜夜,經歷了多少狂風暴雨,嚴冬酷暑,多少承受,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反迫害,我們從來沒有停止呼籲世人的正義和善良。我們自己在遭受無名苦難的情況下,把法輪大法的美好展現給世人,把真相告訴世人。如今人們越來越明白了真相,中共惡黨的邪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中共惡魔的殘酷已經讓世人看清了──造謠、誣蔑,酷刑,關押,甚至活體摘取法輪功學員的器官牟取暴利,這是這個星球上從來沒有過的邪惡。」
* 中共迫害法輪功 自取滅亡
章天亮說,「四•二五」江澤民決定要鎮壓法輪功,這一天開始,中共一天天走向衰亡;而法輪功從這一天開始走上了國際大舞台,越來越被更多的人、更多的國家所了解和接受。江澤民萬萬沒想到,共產黨想三個月消滅法輪功,結果法輪功弟子越來越成熟、堅定和理智,可共產黨卻在這場迫害中民心喪盡、惡行曝光、鎮壓失效,走向滅亡。今天超過兩千萬中國人已經聲明退出共產黨。
生物領域專家郭惠夫面對中共駐美大使館說,「我們法輪功學員雖然受到了這麼殘酷的迫害,甚至被活摘器官,可是我們並不恨你們,我們大法弟子是慈悲的,沒有仇恨,我們只是希望你們儘快清醒過來。你們都知道中共這場鎮壓註定要失敗的,我們都看到了歷史上所有暴徒的最終下場,法輪大法『真善忍』對人民有百利無一害。你們曾經做過對不起法輪功的事,對不起法輪功學員和中國人民的事,你們趕快彌補,不要繼續助紂為虐,作中共的陪葬。」
* 東西方法輪功學員的內心感慨
吉姆•吉拉格森:我們始終堅信法輪大法是正法 |
華盛頓的一位管理顧問吉姆•吉拉格森(Jim Giragosian)說,「今天是『四•二五』,我們法輪大法弟子在這裏紀念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共懼怕和平,懼怕人民享有自由,只有邪惡才害怕自由與和平。但是大法弟子繼續實踐著真善忍,我們始終堅信法輪大法是正法。法輪大法好。」
美利堅大學導演系學生王靳威說,「為甚麼這麼多人能站出來,因為我們的內心保留著真,保留著善,保留著忍,中國上萬名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各個行業的法輪功學員去和平上訪,大法弟子展現出的真善忍,讓人們反思自己,反思這個時代,反思這個世界,反思自己的本性,反思我們的國家將面臨怎樣的命運,如果連真善忍都沒有了,中國將走向何方?」
吳女士:法輪功學員的精神成為了人類的希望 |
從清華大學畢業後來美留學的法輪功學員吳女士說,「大家都應該想一想,這場迫害如今已經持續了八年,這難道是簡單的人對人的迫害嗎?這是簡單的壞人迫害好人嗎?這是世界上正與邪的較量。在共產黨的打壓下,如果沒有一個正信的團體,是沒有人能夠堅持下來的,但是法輪大法弟子八年來為甚麼能屹立不倒,這代表的是怎樣的一種正信,而且無論在大陸還是在海外,法輪功學員的表現、法輪功學員的精神都成為了人類的希望。」
* 真相改變人心
石偉女士:我看到了人心的變化 |
弗吉利亞州居民石偉女士在集會上講述了她看到的在這幾年裏中國民眾了解了法輪功真相之後的變化。「剛開始很多人對法輪功真相都不了解,在中國大陸,他們唯一的消息來源就是中共,所有媒體都是中共控制的,老百姓都不知道法輪功真相,當他們知道了天安門自焚真相後,甚麼都明白了。有的中國網友在明白了真相後,都告訴自己的親朋好友,希望他們也都明白真相。有的中國人家裏接到電話,辦公室收到真相傳真,有的公安局長在明白真相後退了黨,還有的單位集體退黨,我看到了人心的變化。」
吳女士希望中國人趕快找《九評共產黨》看一看,認清黨文化,不要再從黨文化的角度,不要再用共產黨教育中國人的角度看問題,不要再用那套黨文化的觀點來衡量法輪功和大法弟子。
English Version: https://en.minghui.org/html/articles/2007/4/27/84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