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素位而行 誠實盡責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七年九月十七日】君子應以忠厚誠實待人,不要暗藏心機;無論自己的職位高低和環境優劣,都應當正直無私,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本份,宋朝名臣傅堯俞就是這樣一位好人好官,我們神傳文化中推崇的「素位而行,安份守己」的做人理念正是他一生的寫照。

傅堯俞,字欽之,宋朝濟源人,自小刻苦聰慧,不到二十歲便中進士,官至中書侍郎。他為人忠厚、正直,同人交往沒有城府,別人都不忍心欺負他,為官十分盡職盡責,堅持說真話,其德行操守一直受後人傳頌。

嘉佑末年,傅堯俞升任為監察御史。有一次,在皇城巡邏的士兵吳清誣告一富人殺了人,審訊後發現根本沒有事實依據,官吏叫吳清前來解釋清楚,但主管內侍的官員不讓他來。傅堯俞對皇上說:「陛下憐惜吳清,但恐怕從此以後不能再聽到外面的事情了。我認為不如把這件事交給外面處理,公開這件事的是非曲直並進行獎賞和懲罰,這樣以後上報的事情都真實了,這就是增廣視聽的方法。如果放縱而不過問這事,進讒言的人就會肆意橫行,百姓就不知如何是好,想求得治理好國家,行嗎?」

當時有內侍官員和一些寵臣參與違法之事,傅堯俞認為這是皇上寵幸的過失,應當防微杜漸,所以都對這些人進行了彈劾。當時國家缺乏財物,傅堯俞上疏勸皇上應當節儉,削減費用,為天下人做出榜樣,不耽誤農時,不損害商人,這樣國家自然會富裕。

英宗即位後,傅堯俞升任為起居舍人。英宗同皇太后同時處理政事,後來英宗生病,由皇太后一人處理。英宗的病痊癒了,可皇太后聽信身邊奸邪小人的讒言,遲遲不將政事還給英宗。傅堯俞為此多次上疏,請求皇太后以天下和公心為重,還政給英宗,並驅逐那些進讒言的小人。皇太后最後聽了他的,還政英宗,並且驅逐了進讒言的任守忠。

傅堯俞後來升為右司諫、同知諫院。皇上非常禮遇他,他每次從東廂房走來,英宗都會向東傾身接待他,奏完事告退時,英宗大多目送他走遠。他經常有善言進諫,經常糾正政事方面的過失,他在皇上面前議論事情,沒有迴避和隱晦,下朝後同別人談話,也從來不驕傲自負或特殊。

一次議論政事時,英宗問傅堯俞為甚麼不談談蔡襄這個人,傅堯俞回答說:「如果蔡襄有罪,陛下為甚麼不自己用刑法處置他,怎麼還用我來說?」英宗說:「我想要台諫官說話,作為公議來廢黜他。」傅堯俞說:「如果從公議來說,我只看到蔡襄辦理山陵的事情有功勞,沒有看到他的罪過。我身為諫官,讓我依皇上的旨意來談論這件事,我不敢。」

皇上命令傅堯俞和趙瞻出使契丹,回來後,呂誨、呂大防、范純仁等大臣都因進諫規勸皇上而被罷免,皇上想任傅堯俞為侍御史知雜事。傅堯俞上疏要求罷免離去,英宗當面挽留他,傅堯俞說:「呂誨等人已經被驅逐,我從道義上不該留下。」又第二次請求辭去,英宗很驚愕,說:「這樣的話就真的不能挽留了。」就這樣,傅堯俞被貶為和州知州。

從諫官一下子被降為知州,大家都認為不合適,心想傅堯俞肯定不會聽從。結果傅堯俞一切照辦,說:「君子素其位而行,諫官有進言的職責,作為知州知道遵守法令罷了。」

到了後來,知州通判乘機問他:「你因為直言被貶斥到這裏,為甚麼不提當御史時的事情?」傅堯俞說:「那時是為了自己的職責,怎麼能夠不說話呢?現在作為太守,應當宣揚朝廷的美德,如果喋喋不休的去追說昔日政事的缺漏,這和誹謗有甚麼不同?」

神宗即位後,傅堯俞被召回京城,宰相王安石和他原先就十分要好,王安石這時正要推行新法,但朝中反對的人太多,所以他想讓傅堯俞支持他,借傅堯俞聲望來平息紛爭,並說如果傅堯俞支持他,他將授傅堯俞更高的官職。傅堯俞對他說:「新法世人認為不合適,果然是這樣的話,就應當趕緊討論這件事。我平生不喜歡欺瞞,所以敢於以實相告。」王安石為此而怨恨他,授他很小的官職,不久又讓他出任河北轉運使,而後的二年內,被在各地輾轉改任了六次。但無論任他為甚麼官職,他都依舊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本份。

在任徐州知州時,這裏前任知州曾佔用公家的錢,傅堯俞來到這裏後,替他償還那些錢,還沒有還完又被調到別的地方去了。後來的知州給傅堯俞寫信,讓他還錢,過了一段時間才查明實際不是傅堯俞佔用的,可傅堯俞一直都沒有申辯。

在管理黎陽縣倉草場時,州裏的官吏經過縣裏,傅堯俞總是跟大家一起出來,禮節絲毫不含糊。知州不忍心,為他派了其他官吏出來接待,傅堯俞卻不答應,說:「任官怎麼能荒廢它的職責。」不管寒冬還是酷暑,傅堯俞一定每天到倉庫辦理事務,在這裏待了十年時間都是這樣。

哲宗即位後,召回傅堯俞任為御史中丞。他上奏說:「人才有能幹的有不能幹的,如果讓我補闕拾遺輔助皇上,指明校正過失來安定政務,舉薦正直的人廢棄枉法的人來端正大臣,我雖然沒有才能,但怎會不盡力而為呢?如果讓我窺探別人的隱私,挑剔別人的小毛病,這就不是我所能做的,它不是我的志願。」御史張舜民因為論事而被罷免,皇上下令讓傅堯俞再推薦一名御史,傅堯俞將詔書退還,請求留下張舜民。皇上不聽從,要任傅堯俞為吏部侍郎,傅堯俞不答應,結果被貶為陳州知州。不久又官復原職。

元佑六年,傅堯俞去世,官至中書侍郎。哲宗和太皇太后駕臨哭悼,太皇太后對輔佐的大臣說:「傅侍郎清廉正直的氣節,始終如一,真是金玉君子啊。我剛想任其為宰相,他卻突然去世了。」贈銀青光祿大夫,謚號「獻簡」。

傅堯俞的德行和操守被很多人所稱頌,司馬光就曾對邵雍說:「清廉、正直、勇敢三種德行,是人難以兼備的,我對於傅堯俞非常欽佩。」邵雍說:「傅堯俞清廉而不炫耀,正直而不激進,敢言卻溫和,這真是難得啊!」

傅堯俞被從諫官貶為知州時,他說的「君子素其位而行」是甚麼意思呢?這其實是《中庸》裏的一句話:「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平素富貴,那就依富貴的地位行事;平素貧賤,那就依貧賤的地位行事;平素居處夷狄之境,那就依夷狄的處境行事;平素處於患難境地的,就依患難的境地行事。君子無論到了甚麼境地都可以怡然自樂。自己居於上位,不會欺凌居於下位者;自己居於下位,不會高攀居於上位者。端正自己而不苛求於別人,就沒有怨恨了。上不埋怨天,下不責怪人。所以,君子居處平安的地位以順從天命,而小人卻鋌而走險以追求非份的東西。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