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漫談:改過向善 境隨心轉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二月二十六日】明世宗嘉靖年間,江西有一位教書先生,姓俞,名都,字良臣。他博學多才,十八歲時便考取了秀才。因家境貧窮與幾位朋友一起開館教書。幾年間他參加了七次科考,都沒有考上舉人。

俞都有五個兒子,四個女兒。四個兒子生病夭折,第三兒子健康聰明,沒想到八歲那年在外邊玩時失蹤了。四個女兒只剩下一個。俞妻因傷心過度哭瞎了雙眼。學館因沒有生源也不得不關閉,俞都生活愈來愈貧困,他心裏想:「我平生並無大過失,為甚麼卻慘遭上天懲罰呢?」

俞都每日寫疏文向灶神祈禱,請求代向天庭轉達。這樣經過了數年,也沒有反應。到了四十七歲那一年的除夕夜,俞都借了些糧食,跟哭瞎眼睛的妻子和女兒,圍坐在淒涼的房屋中,愁容相對。這時忽然有人叩門,俞都開門見是一位頭裹角巾、身穿皂衣的老者,他說:「敝姓張,從遠路而來,聽說你家愁苦感歎,特來安慰你!」俞都恭敬的對張公說:「我平生讀書積行,可是至今功名未取,家庭屢遭不測,生活無以維持。」

張公說:「我知道你家的事已經很久了!你專務虛名,惡意太重,疏文中充滿著怨恨,恐怕所受的罪罰不止這樣!」俞都大吃一驚,說:「我發誓行善很長時間了,怎麼全都屬於虛名呢?」張公回答:「例如敬惜字紙這一項,你的朋友和學生經常用舊的書冊字紙包裹物品和擦桌子,你看到卻從不勸導他們。只是在路上撿幾張字紙回來焚化做給別人看,有甚麼益處呢?談到言語的過失,你習慣強詞奪理,說話刻薄甚至譏諷別人。你的話被神靈記錄了多少過失,而你還以簡樸忠厚自居,這不是自欺欺人嗎?你雖然沒有做出邪淫的事情,但是你遇到漂亮的女子一定仔細瞧看,心立即動搖,而不驅除邪念,你卻說終身無邪色,又怎樣面對天地鬼神呢!這些你發誓做到的戒條,尚且如此,何況其它呢?你每日的祈禱,我都轉呈天庭。上帝派遣日遊使者考察你的善惡,發現你數年內沒有一件可記錄的善行,只是在你獨居時,看見你的心中充滿著嫉妒、不平、急功近利、希求回報、貪愛、輕視他人而不自制。這些不好的念頭都已被記錄了,上天的責罰越來越嚴重,你逃避災禍都來不及,還祈求福報嗎?」

俞都聽了十分惶恐,他哭著說:「您既然知道我暗中所做那些事情,您一定是灶神,請您救救我吧!」張公回答:「你讀書明理,也應知道慕善為樂的道理。由於你沒有恆心,所以平生的善言善行都是敷衍而隨俗浮沉,何嘗腳踏實地去做一件事情呢?從今以後,你應摒除各種雜念,時時存著善念。不圖回報,不求名利,不論大小和難易,切切實實的做善事。這樣日子久了,自然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你們家虔誠信神,所以我才特別告訴你這些事。只要你趕快行善,便可能挽回天意!」張公說完告辭,走到灶旁就不見了,俞都明白他就是司命的灶神。

此後,俞都痛改前非,不斷淨化自己的心念,一言一行都覺的好像有神明在旁,不敢欺心放肆。做到動則萬善相隨,靜則雜念不起。力行善事,凡是對別人有幫助,不論事的大小、自己的忙閒、別人的知不知,都盡力做好。他還逢人就勸善,以誠心敬神與因果報應的道理化導他們,不厭不倦。

三年後,俞都被許多人推薦京師任教,在京師受到宰相張江陵的敬重,被薦入太學。次年,俞都又高中進士。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找到了失散多年的兒子。俞夫人的雙目後來也突然恢復了光明。人們欽佩俞都品德高尚,紛紛讓子弟隨他讀書。大家都認為這是俞都行善挽回定數的果報。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要知道天理是絕對公正的,善惡有報是天理。命由天定,事在人為,這需要人的悟性和對上天的至誠。一個人應該珍惜天賜福蔭,多做善事,他的福份才會往更長來延續。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