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緊時間 救度眾生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零八年三月二十九日】我是二零零四年末得法的學員,得法初期,我只是從感性上認識大法的美好,一遍又一遍的看《轉法輪》,恨自己得法晚。甚麼也不知道,有時還躺著看書。看書上寫的五套功法,一步到位,我才開始跟同修學煉功。

在關、難面前不知道怎麼修,就是有一顆堅修大法的心。記得有一次幹瓦工活摔傷了,我媳婦非逼我去看大仙,我心裏就是信師信法,不能聽媳婦的,她讓我上醫院我不去,看大仙我也不去。她看我這顆堅定的心,也只好讓步了。過後同修都說:這是對你的考驗。

因剛剛學會功法,就一遍又一遍的煉,我媳婦看著就生氣,不讓我煉。我不聽,她就動手打我,邊打邊問:還煉不煉了?我說:煉。她氣的從窗台上拿起手電筒朝我打來,把手電筒都打扁了。我當時就是堅定一念:信師信法,魔難一定過去。房子、錢、家裏值錢的東西,我甚麼都不要,不叫我學法煉功那可不行。

我的腿很硬,單盤都翹的老高,雙盤就更困難了。可是不管怎麼疼痛,我就是不把腿拿下來,由十分鐘到半個小時,現在基本能盤一個小時,最多有時盤八十分鐘。每天幹瓦工活很累,但我每天都堅持早晨三點五十起來煉功。學法、煉功、發正念、講真相,從不間斷。

大約得法十幾天後,我就看到了非常美妙的景象:煉功時看到錄音機發亮,從窗戶外邊進來暗紅色的法輪進入我的小腹,師父的法身是打坐的姿勢,在我身邊。我看的很真切,心裏高興極了,更堅定了我學法煉功、發正念、講真相的信心。

因為我得法比較晚,對於個人修煉和正法時期的大法弟子的概念、對於悟法理、甚麼是正念、怎麼發正念、救度眾生等問題,不是理解的很深,只知道每天機械的做三件事。

在二零零五年的一天,我正在學習師父的經文《大法弟子的正念是有威力的》,當我看到正念的念字時,突然眼前一亮,念字的結構一下子展現在我的眼前。今天的今字,底下一個心字。我立刻明白了:是師父在點化我。是啊,師父要的不就是大法弟子今天這顆慈悲向善的心嗎?大法弟子能回報師父的不也是今天的這顆心嗎?心正念就正,做事就正。慈悲向善的心不是想出來的,不是說出來的,是修出來。執著心、怕心也不是想去、說去就能去的。是在實修過程中修去的。從此,我每天都用大法的標準來衡量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真正的把心放在法上。講真相,救眾生,我甚麼也不怕,不能把接觸到的有緣人錯過了,能救一個是一個。眾生不了解真相,將來連後悔的機會都沒有。有師在,有法在,怕甚麼?完全放下自我,完全交給師父,只有正念正行,其它不要多想,多想就是執著。

我以前是跟建築隊幹活,雖然掙的多點,但是時間長,影響自己做三件事。我就自己找活,在廣場旁邊蹲坑。看到同行或者過路人就給他們講真相,把光盤、資料送給他們,同時勸三退。也有的一次不通,我就二次、三次,最後通了。我每天幹活都帶上光盤 資料、小冊子,當面送給他們。

有一次,一個人找我去他家幹活,說話間我知道他是一個警察,我想警察也得救,於是我就向他講真相,並送給他一本《九評》,因我沒有怕心,警察瞅瞅我笑了。

我講真相不放過一個有緣的人。一次,一輛吉林牌照的轎車,在政府路西交叉路口停住了,我正好幹活路過,司機下來向我問路。我想:這是師父安排的有緣人。把路線告訴他之後,我又給他講了真相,他高興的笑了。並告訴我他的真實姓名。

一次去瀋陽找活,回來坐車,給司機講真相,我自報:我是大法弟子,因為我沒有怕心,司機很接受真相,高興的退了。我不錯過每個機會,每個有緣人。我知道這都是師父的法身安排的。我除了幹活給人講真相之外,參加婚禮、親朋好友聚會,到商店買東西,在家門口揀豆腐,我看到誰就跟誰講,並給他們送資料,有的人明白了真相辦了三退,也有的人說三道四的,我都不動心。到目前為止,經過我勸退的人大約有六、七百人。我想 ,這都是師父在做,沒有師父,我一事無成。

當我聽了師父《對澳洲學員講法》光盤後,更感到時間緊迫了,我們大法弟子今天就是搶人。我顧不得幹一天活的勞累,到周邊地區發真相資料。常常都後半夜回家,路遠一點的,有時一發就是一夜。

面對面講真相,勸三退,一定要去掉證實自己,為私、為我的執著。我們大法弟子真得用心去救人。正念正行,放下自我,慈悲的對待每個生命。

有一次,有個包工頭找我們幹活,條件都講好了,可是幹完活後,這個老闆就是想少給點錢,千方百計的挑毛病,一次又一次的讓我們返工,最後,已經講好的一千二百塊錢,就給二百。打電話讓我去取錢時,還滿嘴髒話。這二百塊錢連料錢都不夠,就別說工錢了。我想,我是大法弟子,大法弟子今天就是救人。於是我去取錢時,沒有生氣,沒有怨恨,並耐心的向他講真相,勸三退。這個老闆很受感動,當時就退了團,並向我借大法書要看。第二天,我親自把《轉法輪》送到他家。

師尊給予我的太多太多了,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我就是信師信法不動搖,做好師父交給的三件事,在有限的時間裏,救度更多的眾生。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