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台灣同修:正邪較量決不讓步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零九年十二月十六日】靜心學了師尊的法後,有很深的感觸,師尊連續的出了幾篇有關於媒體的講法。《在大紀元會議上講法》、《在新唐人電視討論會上的講法》,讓我深深的感受到大法弟子此時的責任非常重大。新唐人亞太電視台及《大紀元時報》在台灣,因我們做不好所以在社會上並不十分的有影響力,所以就發生了新唐人亞太電視台這救人的法器,受到邪惡的干擾與迫害,被連續蓋台了十五天之久,蓋台事件發生至今已超過兩個月的時間,可是當發生這個遺憾後,台灣整體的大法弟子還是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沒有正確的對待這件事情發生後,我們大家一起向內找找,我們整體修煉上到底有著甚麼漏,到底是發生了甚麼問題呢?

師尊的話重重的再度打到我的心裏,「大法弟子是有責任的,無論怎樣都得完成你來世的誓願,這是你當初用神的生命做保證才成為今天這宇宙最偉大的生命──大法弟子的。有些學員修煉中一直向外找、向外求、向外看,誰對自己不好了、誰說的話不好聽了」,「要是學員自己做不好,不只是舊勢力,宇宙中所有的神都不會原諒的。時間對你、對宇宙無量眾生都是緊迫的」(《致歐洲法會》)。

每當向同修問起家裏是否有裝了中華電信MOD,加選36頻道收看新唐人亞太電視台了嗎?或是家裏訂閱了《大紀元時報》了嗎?回答問題的答案,不外乎就是……太忙了沒時間看、家裏人已經訂閱了有線電視了或其它的報紙了,所以就沒有訂閱了、訂閱起來太麻煩了、電視節目不喜歡看、或直接就說家人不喜歡看……等等等等,就算想不到理由,也得找一個還算聽起來正常的答案來回答,好像怕被誤會沒有收視或訂閱,修煉狀態不好的樣子。真是感到很難過,有時會想我們大家一起來世間助師正法,請問大家來世間助師正法之前,有問過現在當我們常人家人的意見嗎?那為何現在大家又如此重視我們家人他們的那些話呢?我認為這些表現其實都是針對我們修煉表現出來的人心來考驗我們的,以及我們有沒有把我們的家人,視為要被大法救度的生命,有沒有想要兌現我們自己來世的誓約。

巧的是同修們的這些推托之詞,也和常人的答案相類似的。師父在法中講過「相由心生」的法理,我們應該重視。而且每個人應該把存在於自己的思想上的障礙,用強大的正念來清除,不能再抓著不放了,那將會影響著我們整體的正法進程,影響了救度眾生的時間,若到最後一刻,那功過如何算呢。

我覺的我們在想著這些事情時的基點不對,那將會造成很大的損失,這也就是「證實法還是證實自己」的問題了。當我們考慮事情是把大法放在自我之前,還是放在自我之後,這可是根本上的問題。當我們帶有批判性的指責我們救度眾生的媒體時,說這節目製作不合我的口味,那個不合我的想法,他應該怎麼樣做,他應該怎麼樣做。我就在想,我們有那個資格去評論我們救度眾生的法器嗎?說明白點,新唐人電視台及《大紀元時報》並不是專門做給我們看的,是為了用來救度眾生而做,我們應該是主動的來補足那不足之處,更加完善我們救人的法器。反過來,我們能說自己覺得不好,那我們就不去支持我們救度眾生的媒體了嗎?這也就成了我們不去訂閱新唐人電視或《大紀元時報》的藉口了嗎?我們是來世間助師正法的大法徒,是來證實法、救度眾生的。理當把大法放在第一位,當我們整體沒有用正念嚴肅的對待這個問題時,就會產生整體上的大漏。我們每個人都要問問自己,我為何不訂閱《大紀元時報》或新唐人電視台?把那個阻礙我們證實法那最根本的部份給清除掉。

有的同修說:我們只要訂閱《大紀元時報》或收看新唐人電視台,這樣就會有效果了嗎?這樣就可以把媒體推向常人,推向社會了嗎?我認為這是「信師信法」的問題,我建議我們必須要把心擺正,從每個同修的自己家裏做起,從自己的親朋好友做起,這樣就可以進一步把媒體推向社會。我們同修自己的空間場也會清亮起來,真的我們整體能夠做好,那邪惡肯定是害怕的。

這次的陳雲林(大陸海協會會長)來台,及年初政府邀請迫害大法的中共官員薄熙來、賈慶林來台,我們意識到正邪的較量已在台灣展開,長期以來台灣同修整體上仍存在著「藍、綠」的問題,沒有意識到這問題的嚴重性,長期讓人心勾著,沒有向內找將這不符合法的部份根除,以及這次的新唐人亞太電視台的十一蓋台事件,我們整體上表現出事不關己的冷漠態度,再加上我們長期養成的安逸之心,形成的巨大的漏。我們在學法上認識到,這邪惡其真實的目地是針對大法而來的,是來毀眾生的,這也成為我們全體台灣大法弟子不得不面對的重要問題。

在這個關鍵時刻,邪惡想控制我們台灣的媒體,進而達到毀眾生的目地,所以我們在這個問題上,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如何讓我們的媒體在社會上成為一個主流,是我們全體大法弟子共同的責任,在這方面我們都得想想到底還有甚麼人心還沒有修去,還有甚麼執著沒有放下,進而協調配合好,形成一個強大的整體,救度更多眾生,不負師尊的苦度,不負自己史前的誓約。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