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臘八」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零年一月十八日】臘月,為一年之末的最後一個農曆月份,俗稱歲尾,又稱冰月、寒月,文人墨客多稱為嘉平月。

「臘」,起源於我國上古神農時,至今已有近四千年的歷史。《爾雅》載:「凡年末歲初之交,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臘」本是一種祭禮,商朝將過年直稱為「祀」。人們每年用獵獲的禽獸舉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古人稱之為「臘」或「蠟」,周朝時「臘」專祭祖先,「蠟」專祭百神。)其中冬祀的規模最大,也最隆重。後來將冬祀稱為「臘祭」。因此人們便把十二月稱為「臘月」,將舉行冬祭這一天稱為「臘日」。臘日當時並不固定哪一天,到了漢代,才明確了從冬至過後的第三個戍日為「臘日」,但並不吃臘八粥,只是祭祀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時,才將農曆十二月初八固定為「臘八節」。人們藉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靈,並祈求豐收和吉祥。

臘月,為何又叫「嘉平」?原來這裏面還有一段神仙故事。

相傳周朝末年,在陝西咸陽南關,有一個叫茅濛字初成的人,是東卿茅君盈的高祖。茅濛性情慈悲良善,平日常積德行善,儉樸素淨,博學多聞。他預見周朝將越來越衰敗,所以從來不到諸侯那裏求官做。他常常感慨於人生轉眼即逝,要抓住適當的時機處理好自身的事。於是他拜北城鬼穀子為師,跟他學習長生之術和仙丹秘方。

周亡後,他又進入華山,遠離塵世靜心修煉,修道煉丹,後來乘龍駕雲,白日成仙升天。在他成仙之前都城裏就流傳著一首歌謠:「神仙得者茅初成,駕龍上升入太清。時下玄洲戲赤城,繼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學之臘嘉平(嘉平是臘月的一種叫法)。」

後來秦始皇愛好修仙求道,聽說這事後,就把臘月改名叫「嘉平」了,所以一直流傳到現在。

臘月初八拉開了過年的序幕。民謠曰:「臘八,臘八,小孩要炮,姑娘要花。」從這天起,人們就開始置辦年貨了,迎接新的一年。

「臘八粥」的由來與佛教還頗有淵源。相傳,古印度北部迦毗羅衛國的太子,二十九歲那年捨棄王族的豪華生活,出家修行。在這六年苦行中,他每日僅食一麻一米,終因飢餓暈倒在摩揭陀國(在今天的印度)人煙荒僻的尼連河邊。這時被一個牧羊女看到了,她把自己帶的各種雜糧混合在一起,採集了野果,用泉水煮成粥,一口一口地喂,把他救活了。他恢復體力後,在佛陀伽耶一株菩提樹下坐了七七四十九天開悟成佛。由於他是釋迦族人,後來佛教徒們尊稱他是釋迦牟尼,即釋迦族聖人的意思。這一天正是中國的農曆十二月初八日,後世的佛教徒為了紀念釋迦牟尼的艱苦修行得道和牧羊女的功績,佛門之中及佛門弟子便在每年的臘八用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布施眾生。「臘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紀念日」或為「成佛節」。這種粥被稱為「臘八粥」。後來隨著佛教的普及,這個紀念活動傳入民間,遂演變為習俗。每到此日,家家戶戶都要熬上一鍋「臘八粥」,不僅大人、孩子要吃,而且還要給家裏的牲畜餵上一些;此外,在門上、牆上等地方也要抹上一些。

由於「臘八粥」與佛祖成道有關,相應的還有一些民間流傳的美好的故事。

說從前有一個公主要出家修煉,她自己定下臘月初八這一天出家,誰都勸說不住。這個公主平時愛吃粥,這天早晨母后用大黃米、豆子和大棗親自為她煮粥,皇姑吃了皇家最後一頓飯就出家了。

皇后以為她去幾天吃不了苦,就回來了,可是公主一去幾年沒回來。母后下旨將公主接回來,公主沒有回來。皇上又下旨讓她回來,她還是沒回來。於是,皇上又下令將寺院中最累的活給她幹,可是苦累對於公主來說甚麼也不算。

一年天大旱,皇上又下令將寺院最難最累的活給公主幹,於是住持就讓公主每天給寺院中所有的花澆一遍水,如澆不完,就要她還俗去。公主每天起早貪黑到山下去提水。幾天後河水乾了,住持就讓她到更遠的河裏去提水,並告訴她,你如果負不起這個責任,你就回皇宮去吧。

公主心已堅定,想了一個辦法,她搭了一個棚子,求老天下雨。她定下午時下雨,如果午時求不到雨,她就與這柴草棚一起焚燒。第二天起大早她就開始求雨,午時已到沒有下雨,於是她就將棚子點著,她坐在棚裏紋絲不動。這時她頭頂上空突然起一塊雲彩,下起雨來,將火澆滅。

皇后同皇上又下旨讓她馬上回來,皇后想她想的吃不下飯了,皇上想她想的不能上朝了。公主接到聖旨後,將自己的手剁下一隻給母后捎回去,把自己的眼睛挖下一個給父皇捎回去。

皇上與皇后看到這些後,眼淚情不自禁的流了下來,同時也為公主高興,修佛向善的心這麼堅定,可以割捨世間的一切。這時,皇上抬起頭來向上蒼祈禱:還我公主全手、全眼吧。

不知是上蒼聽錯了,還是另存甚麼天機,還給了公主一千隻手和一千隻眼。

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公主就把這臘八粥流傳下來了。

在宋代時,吃臘八粥已經非常盛行。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十中寫道:「(臘月初八)諸大寺……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都人是日各家亦以果子雜料煮粥而食也。」南宋人周密著《武林舊事》說:「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之類做粥,謂之『臘八粥』」。寺院除煮臘八粥供佛齋僧外,還送與施主和富貴人家。當時帝王還以此來賜眾臣。《永樂大典》記述「是月八日,禪家謂之臘八日,煮經糟粥以供佛飯僧」。南宋陸遊有詩雲:「今朝佛粥更相饋,反覺江村節物新。」據說杭州名剎天寧寺內有儲藏剩飯的「棧飯樓」,平時寺僧每日把剩飯曬乾,積一年的餘糧,到臘月初八煮成臘八粥分贈信徒,稱為「福壽粥」。

此後朝代,這個風俗相沿不衰,清朝最盛行。《光緒順天府志》雲:「每歲臘月八日,雍和官熬粥,定製,派大臣監視,蓋供上膳焉。」節日前,宮廷裏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從宮女賜食臘八粥,並向各大寺院發放米糧、香谷及果品等,造粥以供僧侶食用,寺院則舉行誦經法會,紀念佛祖釋迦牟尼。清朝道光皇帝曾作《臘八粥》一詩:「一陽初夏中大呂,谷粟為粥和豆煮。應節獻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濟眾普。盈幾馨香細細浮,堆盤果疏紛紛聚。共嘗佳品達沙門,沙門色相傳蓮矩。童稚飽腹慶昇平,還向街頭擊臘鼓。」

清富察敦崇《燕京歲時記煨臘八粥》載: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江豆、去皮棗泥,合水煮粥,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紅糖,以作點染。每至臘七,則剝皮滌器終夜燒煮,武火燒開,文火慢煨,直至次日臘八之晨。天明時臘八粥煮好,供佛祭祖後,分饋親鄰。在1949年前的中國,寺院還有煮臘八粥供佛以及送粥給信眾的習俗。

《本草綱目》記載,制臘八粥之紅棗、白果、苡仁等二十餘種原料,皆屬食療藥味,而臘八粥則當屬藥膳之組成。冬季常食這種臘八粥,不僅能驅寒保暖,而且養人補體,延年益壽。

「臘八粥,吃不完,吃了臘八粥便豐收」,人們虔誠的將臘八粥供奉於神佛,並祈求得到神佛保祐。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