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正路 去掉不平衡的心理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零年一月二十日】我是在職工作的大法弟子,工作與家務都比較繁忙,但是無論如何忙碌,我每天都要堅持學法、煉功,從不敢懈怠。在工作中,我也積極利用各種機會講真相。而且,我每天儘量利用做家務的時間,堅持聽語音版的《解體黨文化》及《神傳文化》。

通過反覆聽《解體黨文化》,我更加清醒的認識到自身所存在的黨文化毒素,並不斷的清除這些隱藏的毒素,使自己更加純正。在聽《神傳文化》時,我就努力記住其中的道理與故事,在平時的講課中就穿插著一些有趣的故事,給學生講中國神傳文化的內涵與價值,也為講真相起到了很好的鋪墊作用。同時,自己也不斷的歸正行為與思想,同化「真善忍」宇宙大法,走好個人修煉與證實法的路。

我以前在修煉中,對妒嫉心的問題認識不夠清醒,不夠深刻,使自己在修煉中走了一些彎路,在過關中總是拖泥帶水的,總也過不好關。現在,我聽了《解體黨文化》之後,才真正清醒的認識到了自身所存在的不平衡心理,其實就是邪黨灌輸的平均主義造成的,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妒嫉心,自己還覺察不到。

師尊在《轉法輪》中講到:「我在講法時經常講到妒嫉心問題。為甚麼呢?因為妒嫉心在中國表現的極其強烈,強烈到已經形成自然,自己都察覺不到。」

在中共邪黨灌輸絕對平均主義的影響下,中國人的妒嫉心就更加強烈與隱蔽。而在我內心也一直存在著不平衡的心理與隱藏的妒嫉心。我是因為丈夫的原因,才把工作調動到本地。我在這裏工作雖然已六年了,在內心中還是覺的自己工作不夠稱心如意,總覺的自己在這裏,離開了親人,離開了同學朋友,而且工作中專業也不對口,在家庭中付出也很多。但是丈夫很少理解,很少體諒到我的處境。雖然經過多年的魔練,經過自己堅持不懈的發正念,丈夫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干涉我學法煉功,但是對於女兒學法卻多加指責。

丈夫有時也打坐煉功,他認為煉功有益於身體健康,卻不願學法。但是,只要遇到矛盾,他就站在邪惡那邊說話,對我的修煉與講真相橫加指責,我給他講真相,他很不耐煩,聽不進去。每次遇到這種情況,我都儘量不與他爭吵,保持沉默。但是,我在內心並沒有真正冷靜下來,向內找出問題的癥結。而是,在心裏憤憤不平,在埋怨,甚至產生不平衡的心理,認為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與付出,卻不能使他明白真相,從而正面認識大法,退出邪黨,內心很失落。我總會想到自己在家鄉給同學,給親朋好友、給以前的同事講真相很輕鬆,他們很容易就明白了,沒有這麼費勁的。有時,我就想到自己不如回家鄉工作去,不想在這裏呆了。

正如師尊所講的:「常人看不到這一點,他就老是覺的自己應該恰如其份的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所以他的一生爭來鬥去,這個心受到很大的傷害,覺的很苦,很累,心裏老是不平衡。吃不好,睡不好,心灰意冷,到老了,把自己搞的一身糟,甚麼病都上來了。」(《轉法輪》)我的心理就像師尊講的那樣老是不平衡,覺的自己應該恰如其份做自己應該做的事。其實這種思想也是在邪黨平均主義的灌輸下形成的,也是深受邪黨無神論的毒害而產生的。這種不平衡的心理背後就是覺的自己應該主宰自己的命運,不信神,不信輪迴報應。「佛教中講業力輪報,他是按照你的業力去給你安排的,你的本事再大,你沒有德,你可能這一生啥都沒有。你看他啥也不行,他德大,當大官,發大財。」(《轉法輪》)

通過學習師尊的講法,我們都明白,每個大法弟子在世間所走的路,都是被安排好的,我們的婚姻、工作、家庭都不是偶然的,都是由各種因緣關係造成的。而工作、家庭、婚姻,也構成了我們在世間所扮演的角色,這一切都是為了修煉我們的主元神、為了與眾生結緣,為了在世間助師正法,從而使更多眾生得救。也許這些因緣中有善緣,有惡緣,都需要善解。記的幾年前,我與丈夫發生摩擦後,我就帶著女兒在青城山上住了一週。師尊就在夢中點化我。在夢中,我依稀記的丈夫在前世曾經修行過,但是因為觸犯戒律被趕出寺院,他來找我,我對他也不夠友善,就給了他很多經書,他被厚厚的經書壓在下面。因此,他這一世的表現就是只煉功,不學法。

無論我們是否明白或者通過功能看到,與世人之間的因緣關係,都應該用大法所賦予我們的慈悲與寬容去對待,化解各種恩恩怨怨,使眾生明白真相,從而得救。其實,不平衡的心理也是為私為我的私心的一種體現,用常人的理來衡量所發生的矛盾,而不是用大法的法理來衡量自己,不向內找自己的過錯,只想改變別人,不願改變自己,不想提高自己的心性。對身邊的親人不夠友善、寬容,形成了無形的障礙,阻礙了世人認同大法。

這怎麼能算是真修弟子呢?這怎麼能昇華心性與層次,怎麼能從人修成神,怎麼能兌現自己的歷史使命呢?其實,還是對自己的修煉不夠負責,對正法機緣不夠珍惜。我在反覆聽《解體黨文化》中,真正認識到自己多年來潛在的不平衡的心理,都是中共邪黨所灌輸的毒素,也是為私為我的私心的體現,這成為我講真相中的障礙,因此,我在以後的修煉中一定認真修去它,真正同化大法。

層次有限,不正之處,敬請同修指正。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