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踏上修煉路重拾靈感 油畫大賽獲獎(圖)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零年二月二十一日】(明慧記者黃宇生台灣台北縣採訪報導)去年甫獲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銅獎的楊翠華,二零一零年一月底才舉辦完個人展。談到她以荷花為主之栩栩如生的畫作,才知道楊翠華以前的畫用筆粗獷瀟洒,似男子的不拘小節,而今竟能把荷花明淨典雅的內涵表現出來。原來,這和她修煉法輪功有著密切的關係。


楊翠華與油畫作品「紅蓮」

意氣風發、叛逆的求學時代

在金門長大的楊翠華,從小就被師長肯定有繪畫的天份。國一參加全台水彩比賽得到優秀獎,國二時獲得到金門縣全縣國中寫生比賽第一名。就讀金門高中時開始接觸油畫,得到校內美展油畫第一名。得獎的榮譽給了她莫大的信心,從此,無論水彩或油畫,楊翠華彷彿一接觸就上手。她認準了習畫的路,意氣風發地憧憬未來。

但是,個性鮮明的她考入藝專國畫組,卻不願以傳統的國畫方法創作,總要加一點西畫的因子在裏面,當時她並不想耐住性子用心去體會和學習傳統,而是很想表現自我。由於國畫沒培養出濃厚興趣,而西畫也荒廢了,三年後畢業,她選擇接觸一個不熟悉的領域──廣告攝影印刷設計。

職場懷才不遇 對人生感到挫折

設計是個爭分奪秒的行業,競爭激烈、壓力很大,熬夜是家常便飯。結婚生子之後的翠華生活更加忙碌,幾年下來就把身體弄壞了。二十年的辛勤工作,感歎「付出了很多,得到的卻比想像中的少」,除了滿腹懷才不遇的抑鬱之情外,她開始懷疑人生到底為了甚麼?

還沒放棄畫畫的楊翠華,這時又試著拿起畫筆創作,畫了幾張拿給在高中時一起畫畫、此時已頗知名的專業畫家學弟鑑賞,不料學弟卻對她說:「你已經失去了以前的靈氣。」話語迴盪在她的耳裏,強烈的失落與挫折籠罩心頭。

踏上修煉路 身心獲改善

「人各有命吧!」最終,她還是相信命運、開始找人算命,就在這時,算命理的朋友給了一本改變她命運的書──《轉法輪》,因著這樣的機緣,她走上了修煉之路。

其實,翠華並沒有一開始就學煉法輪功,是朋友再三提醒,她才從學煉功法開始。

修煉後她感覺到小腹部位有法輪在轉,最明顯的是鼻子過敏好了,這困擾翠華多時的症狀,竟然在一次煉功後就不見了,讓她感受到大法的超常。接下來,翠華身體也陸續明顯感受到李洪志老師在《轉法輪》裏提到的一些反應,包括開天目看到另外空間五光十色殊勝的景象。即使如此,向來是無神論者的她,對於修煉還是抱持著觀望、未下決心的狀態。因此,《轉法輪》花了近一年才看完。

翠華回憶自己初學時對法輪功不排斥的原因有三:一是法輪功的修煉不講拜師等形式;二是不收費,這讓看多宗教詐騙事件而心生畏懼的翠華感到放心;三是法輪功修煉沒有階級、貧富概念,這讓向來厭惡特權的她覺得法輪功很純正。

動真念信正法 找回創作靈感

然而,看了約三遍《轉法輪》之際,翠華對於書中的許多法理,還存在著一知半解的情況,而真正讓翠華動念頭要修下去的原因,是看到《明慧網》上一篇大陸同修寫的修煉心得體會。

作者是一位農夫,大意是說他能一路堅持修煉的原因就是「堅信」。於是翠華內心也在思考:如果我不相信,要如何修下去呢?那我就相信看看。就在她「信」的念頭出來後,很多法理都明白了。

正式上了法輪功九天學習班的她,把畫畫的感覺找回來,這令她十分驚訝,十幾年創作靈感的枯竭,竟然於正式修煉後有了全新的創作思維。有一次畫海芋竟一口氣畫了十幾張,當時翠華很感動,不敢相信自己還能再畫。

修煉悟法理 畫荷顯微觀

「千年之約--心境如荷」是楊翠華生平第一次辦的個人展,那為何選擇畫荷?本來就喜歡花的楊翠華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質很能表達修煉的意境,因此她對荷花一直情有獨鍾。

她畫的荷花都很大,以油畫創作這麼大朵的荷花,十分少見,原來這是因為修煉之後的翠華體悟到「微觀」的道理。楊翠華表示,「微觀就是要放大,放大後可以看到自己的問題,而且經由放大,更能看到花的原始本質,本來你忽略的部份,這時你能注意到。」

「靈氣」與「本質」一直是楊翠華所追求的。楊翠華發現荷花在不同的環境有不同的個性和味道,就像人一樣,在不同的社會環境中會有不同的習染,所以她畫荷就像畫人一樣,就是在展現那種獨特性。

得獎作品作「專注」 如有神助


看展觀眾專注欣賞楊翠華全球華人油畫大賽銅獎作品「專注」

二零零六年,翠華看了神韻紐約藝術團來台的表演,展現出她前所未見的純潔明淨與極致高超的藝術,終於讓她明白,要成為一個真正的藝術家,其標準與要求有多麼高。於是她下定決心走向專業,認真磨練自己,用心追尋純真、純善、純美的藝術價值。

「專注」是楊翠華一舉拿下新唐人電視台主辦第二屆全世界華人人物寫實油畫大賽銅獎的作品。這張作品難在以黑白的色調、完全對比的方式處理,而且是逆光,這是高難度的繪畫技巧。

原來,楊翠華有一年去羅浮宮參觀,在雕刻區就看見一位老畫家正在畫一尊石膏像,老畫家認真專注的神情,瞬間讓翠華感動。當時的光線好,空間感很強,於是就動念想把他畫下來,就讓畫呈現了如「畫中之畫」般的巧妙意境。

這樣一張既寫實、難度又高的畫,一般都要琢磨很久,但卻沒想到竟異常的順利,整個過程現在想來,楊翠華依然覺得不可思議,她說「好像不是自己畫的,如有神助。」

修煉後心趨淡泊 畫境提升兌使命

如今,在楊翠華的心裏,對藝術有著十分明確的定位了,她知道繪畫不是畫家情緒宣洩的出口,也不需要苦思甚麼觀念,或是畫一些讓人摸不著頭緒的題材,楊翠華肯定地說:「藝術家應該有著責任和使命的,要畫出真正好的東西,去影響別人,帶給別人最美好的良善,這樣對社會的風氣、道德的提升都會有正面積極的作用。」

修煉使她對名利的執著看得越來越淡,這份淡泊無意中也提升了她的畫境,因為她只需要專注於創作出真正的好作品,輕鬆而自在,只要走進大自然,去找尋萬物的本質,然後很真實地呈現這本質的面貌即可,而不必在乎一張畫可以賣多少錢。

現在,畫畫是她生命特質的自然展現:真誠、簡單、光明、善良,一如畫中朵朵淨蓮所映照的初始之心。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