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雙使鋤頭的手也拿起了鼠標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一零年七月十一日】我九七年開始修煉法輪大法。法輪大法祛病健身的神奇功效,使妻子和兒子也走上了修煉的路。我們一家人形成了一個學法小組,一起學法,一起煉功,互相比學比修共同精進。

一九九九年開始黑雲壓頂的日子裏,我們開始做證實法的事:晚上往電線桿上寫大法真相標語;用彩紙寫成真相標語在中學校園內散發或粘貼不乾膠。因為去北京證實法,我被非法劫持到拘留所,出來後由於怕心,就不敢去接觸同修了,師父發表的新經文也看不到了。雖然心裏知道法輪大法是好的,可是不敢學法煉功了,也就混如常人了,這也是我後來摔大跟頭的主要原因。

零七年過小年前兩天的晚上,兩位同修來到我家。他們和我們談了大法洪傳八十多個國家和地區,談了師父正法的形勢,也談了「三退」的重要性,用VCD播放了師父「對澳洲學員講法」錄像。我感受到了偉大師父的慈悲和苦度,看著師父慈悲祥和的面容,我抑制不住內心的感激之情,痛哭起來。是慈悲偉大的師父又一次從這萬丈深淵裏把我拽了上來,當時我就有一念:決不辜負師父的期望和眾生的期盼!從此我們全家又回到了師父的正法洪流中。

學習師父的各地講法和新講法,知道了助師正法和救度眾生的緊迫,為了做好師父要求大法弟子做的「三件事」,我和妻子、兒子經常晚上出去散發從同修那裏得到的真相小冊子、真相光盤、神韻光盤,粘不乾膠,寫真相標語,漆噴大法標語,掛大法橫幅或條幅,白天有時候就發手機真相短信、面對面講真相等,購物也用真相幣。總之,利用一切方式證實大法和救度眾生。可是總感覺這些還遠遠不夠,心想:如果自己能製作真相資料該有多好啊!可這個想法一出,伴隨的各種人心也上來了,怕學不會,怕做不好,怕不安全,怕這怕那,後來我也意識到這些怕心都是後天形成的觀念,一定是舊勢力對我們要精進修煉的干擾和阻撓,我是要做宇宙中最正的事──助師正法,舊勢力它甚麼也不是,你強它就弱。師父說:「講真相救度眾生,舊勢力是不敢反對的,關鍵是做事時的心態別叫其鑽空子。」(《二零零二年波士頓法會講法》)學法和讀《明慧週刊》中關於同修建立家庭資料點的文章,給了我正念,也給了我信心。

為了更好的做好「三件事」,就要按照法的要求抓緊把家庭資料點建立起來,這是自己證實法中的重要一步,實踐明慧網倡導的大陸資料點要遍地開花,不僅解決我們等靠要的問題,也是在突破修煉中的死關──怕心的重要一步。於是在同修的幫助下我買了電腦,同修送給了我打印機和一些耗材等,技術同修不辭辛苦來到我家,幫助我裝上電腦和打印機,再手把手的教我開機、關機,手拿鼠標點擊所用文件等等,又教我如何打印資料,從放紙、打印到裝訂一系列流程,我一邊學一邊按順序一一記錄下來,就這樣我掌握了這些基本打印技術和方法。我的家庭資料點就順利的建立起來。

當我打印出第一本師父在《二零零九年大紐約國際法會講法》這本書時,我的眼淚不自覺的流了出來:從鋤頭到鼠標,這個過程離不開師尊的慈悲呵護。我們是走在神路上的人,只要是證實法救度眾生的事沒有做不到的,「修在自己,功在師父」(《轉法輪》)。

一次負責協調的同修告訴我,要做每週的《明慧週刊》和急需的師父講法,另外要多做些小冊子。我想:明天還要下地幹活,今晚我們一定得做出來。晚飯後我和妻子開始做資料。沒想到在做的過程中打印機老是卡紙,換上新硒鼓印了幾頁又卡住了,換來換去的總解決不了問題。這時我就產生了急躁的心,心也不穩了。我和妻子開始發正念:解體清除干擾我們打印資料的另外空間邪靈因素,請師父加持。因發正念時心不靜,效果也不好,但總算全都做完了,可是浪費了好幾十張紙,真心疼!在和技術同修切磋時我問:是不是打印機有毛病?為甚麼總卡紙?同修的第一句話卻說:「要向心去找,不要向外求,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我也意識到了不對勁兒,肯定是自己有問題。於是我向內找,看到了當時有想快點做完、完成任務的心、急躁的心、慌亂之心等,打印資料這麼神聖的事情怎麼可以摻雜各種常人心去做呢?於是把這些不好的人心都去掉,調整好心態。果然以後打印資料很順利。證實大法中要清除邪惡的阻礙,打印機的狀態直接反映出修煉者的心性,「心性多高,功多高」(《轉法輪》)。

現在我的家庭資料平穩的運轉著,已成為萬花叢中的一朵小花,在證實法救度眾生中發揮著應有的作用,不但保證了每週同修們必看的《明慧週刊》,還滿足了同修用來救度眾生的真相資料,也緩解了大資料點的壓力,盡可能的省出大資料點同修的時間,讓他們有時間學法、煉功和做其它救度眾生的事。

「整個人的修煉過程就是不斷的去人的執著心的過程。」(《轉法輪》)做真相資料的過程,也是修自己的過程。我要在最後有限的時間裏,修好自己的一思一念,打印出高質量的真相資料,做好師父要求的「三件事」兌現史前大願,圓滿隨師還。

感謝師尊的慈悲苦度!謝謝同修的無私幫助!

有不符合法的地方,還望同修慈悲指正。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