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帝之樂教(上)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二年七月十六日】華夏古聖人最為看重人心的教化,因此非常重視音樂,都以作樂為必要的大事,用其善化民眾。

中國樂教的傳統由來已久,據文獻記載,上古五帝之世,即已制樂施教。所謂「樂者,德之華也」,這些樂主要用於敬天事神,內容包括祭祀天地神明、祭祖、外交、內政、設廟樂、建樂制、定禮制等。其特點是規模宏大而聲調平和、莊重,給人以嚴肅靜穆之感。樂在禮儀中成為溝通人和天地神明的橋樑與紐帶, 達到與天地同德,與萬物和諧,如《易書》中寫道:「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天生聖王,制禮作樂」。

在中國古代,天人關係是一切理論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聖人有德而且行道,「聖王以道治天下」,以純正之心去體悟宇宙和人生,感通天地萬物,「只為蒼生不為身」,即所謂「內聖外王」。樂之所以能為教,是因為樂的形式最為人民喜聞樂見,樂有音調,有節奏,有強烈的感染力,聞聲而心從,潤物細無聲,具備修身養性、教化天下、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等意義。《禮記》上說:「古代的聖王制禮作樂並不是滿足人們口腹耳目的慾望,而是教導人們養成正確的是非觀、善惡觀,返回到做人的正路上來。」五帝時代是德治社會時代,君王以德配天,宣道治世,其樂教體現出對天道真理的追求、體悟和對道德正義的彰明,「聖王樂舞」集詩歌、音樂、舞蹈於一體,成為中國古代雅樂的一種典範。

一、黃帝之樂《咸池》、《清角》、《雲門》

黃帝被稱為華夏的「始祖」,他順天而治,行道天下,定曆法,播百谷草木,創文字,建舟車,定算數,制音律,創醫學等。人們謙讓和睦,風調雨順,年年豐收。

黃帝令樂官伶倫制定音律,伶倫在山谷中找到適合的竹管,吹它的聲音作基本音,就是「黃鐘之宮」,又製成長度不同的十二個管,應十二律呂,並以他聽到的鳳凰的鳴聲來校正它們,後來又相應鑄了十二個鐘作樂音的標準。至今人們還常用「黃鐘大呂」來形容音樂、文辭的正大、奇妙、莊嚴。伶倫制完音律後,便於仲春二月乙卯的那天清晨,當太陽剛剛出現在奎方位的時候,由伶倫指揮,演出一場盛大的樂舞,因咸池在古時被視為日出之處,黃帝將此樂曲命名為《咸池》,而該日恰好是節氣春分,為仲春之月的標誌,因此「仲春乙卯」這個特殊的日子也就流傳下來了。《禮記》中對於「咸池」二字還有這樣一種解釋,咸作皆,池作施,極言布德之廣,「黃帝曰咸池者,言大施天下之道而行之,天之所生,地之所載,咸蒙德施也」。

黃帝祭天於泰山時,製作了樂曲《清角》,人稱天樂,曲調昂揚激盪,感天動地,流傳後世。當時黃帝在西泰山會合天下諸神,大象駕車,蛟龍出顯,雨師洒道,風伯掃地,鳳凰覆於上,虎狼伏在前,鬼神後隨,場面何等壯觀!

《雲門》是黃帝製作的祭祀歌頌「雲」的樂曲。《史記》中記載:「黃帝受命,有雲瑞,故以雲紀事也。春官為青雲,夏官為縉雲,秋官為白雲,冬官為黑雲,中官為黃雲」。《左傳》中記載:「昔者黃帝氏以雲紀,故為雲師而雲名。」黃帝受天命治理天下時,天上有祥雲出現,所以以雲紀事,以雲命官。可見雲在上古時期就被賦予了極為特殊的內涵,攜帶潤育萬物之甘霖的雲,被視為一種祥瑞的象徵。黃帝令人演奏《雲門》時,盛況空前,百官皆來聆聽,萬民齊來瞻仰,連天上的飛鳥、地上的走獸也都聚集而來,人們稱讚黃帝創制萬物,百姓安居,其盛德就像天上的祥雲一般。《周禮》中記載說:「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以祀天神」,「則天神皆降,可得而禮矣」,可知《雲門》在《周禮》中被作為祭天的樂舞。

二、顓頊帝之樂《承雲》

顓頊帝為人仁德、智慧,他依順天理以制定禮義,理順四時五行之氣以教化萬民,潔淨身心以祭祀神明,四方慕德而服,鳥獸盡皆感化。據《史記》記載,顓頊帝的轄區非常大,疆域北到幽陵,南到交趾,西到流沙,東到蟠木,凡是日月照臨的地方,沒有不歸服他的。

顓頊帝自幼愛好音樂。他聽百鳥鳴囀,聽到八方來風掠過大地發出熙熙鏘鏘的聲音,十分悅耳,讚歎大自然的欣欣向榮和萬物各種美妙的聲音,命大臣飛龍模仿「八風之音」作樂,命名為《承雲》,以讚頌上天的盛德和表現春天萬物生機勃勃的景象,以祭上帝。所謂「八風之音」就是來自大地各方的風聲,因不同風向的風特點不同,有宏有細,有長有短,有高有低,有強有弱,有清有濁,有銳有鈍,有平直有曲折,千態百狀,是複雜多變化的,韻味不同,是宇宙間的一種自然音樂。《呂氏春秋•音律》記載:「大聖至理之世,天地之氣合而生風,日至則月鐘其風,以生十二律。……天地之風氣正,則十二律定矣。」

顓頊帝還教百姓製作琴瑟,並學習彈奏琴瑟,於是人們勞作之餘都在彈奏。顓頊帝又製作了鼉鼓,並命人鑄造了一口洪鐘,在每次演奏《承雲》樂曲時,先擊鼉鼓,悠揚的琴瑟聲傳遍四方。最後伴隨鐘聲朗朗,響徹雲霄,久久迴盪在天際。

(待續)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