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傳文化:周公旦尚德重教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三年一月九日】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或周公旦。曾先後輔助周武王滅商、周成王治國,他的事蹟在《尚書﹒大傳》中記載:「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周公特別重視道德教化和制禮作樂,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為儒學的創立奠定了文化基礎,是孔子儒家推崇的道德人格典範,使中華民族在古代就以「教化有方」、「禮儀之邦」而著稱於世界。

武王死後,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攝政。周公為國家制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他把文化教育視為關乎國家千秋大業的事情,強調敬天保民理念,提出「明德配天」、「恤民安民」、「力農無逸」、「任人唯賢」等,並以此教育成王及周室子弟。他對成王的教誨非常成功,成王明瞭許多為君之道,與其兒子康王在位前後幾十年時間,百姓安居,民風淳厚,史稱繼周代「文武之治」後又出現了「成康之治」的盛世局面。以下為周公進行德教的幾個方面。

(一)敬天保民,推行仁政

面對國家初立,尚未穩固,內憂外患接踵而來的複雜形勢,《尚書﹒大誥》說:「有大艱於西土,西土人亦不靜。」《史記﹒周本記》也說:「群公懼,穆卜。」周公告誡成王只有加強修己明德,才能使文王開創的國祚永年。他強調「以德配天」,也就是要恭行天命,尊崇天帝與祖先的教誨,愛護天下的百姓。他講述自周代後稷、公劉、古公亶父、王季、文王等聖君敬事上帝,不斷努力進德修業,因此而獲得上天的佑護。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如違「德」,則必受上天懲罰。

周公為制禮作樂曾採集文王時周地以南的民歌,昭示天下,教人們懂得道德修養的重要性,《詩經﹒大雅﹒文平》就是周人自敘開國史詩之一,如其中記述的文王德行:「維此文王,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懷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國。」周公還作詩《豳風﹒七月》以誡成王,勉勵他要像古聖王那樣體恤百姓。這篇敘事詩描述了農民稼穡之艱辛,字裏行間體現了聖王以民生為重的仁愛思想,也是一篇令人嘆為觀止的上古農業社會生產生活圖,涵括了天文、曆法、播種、醫藥養生及農業知識等多方面內容。

德在周誥中是最常用的詞,周公對成王及周室子弟教誨中口不離德,如他教誨成王:「王其疾敬德」(《召誥》)、「不可不敬德」(《無逸》(即不要貪圖安逸)),無逸即敬德。他在《君奭》中勉召公與己敬輔成王,說:「君已曰時我,我亦不敢寧於上帝命,弗永遠念天威越我民」,意思是說:君奭啊,您已說同意我的看法對,我也不敢以為可以安於天命而不努力,不敢不長遠敬念上天之威嚴與我百姓啊!

周公既重言教,又重身教,以身作則,堪稱表率。他一生勤政愛民,清正廉潔,對四方諸侯和百姓經常進行德行規範教育。如他寫的《多士》、《多方》、《洛誥》、《儀禮》等,提倡孝友、勤勞、無逸,教育人民心思端正,嚴格修身,從而達到「以德配天」的目地。這就是要人們所遵守的「民彝」,這種「民彝」是常規教育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正所謂「民之秉彝,好是懿德」(《詩經﹒大雅﹒丞民》)。周公還提出了「明德慎罰」的思想,這種主張要求首先用「德教」的辦法治理國家,推行仁政。「德教」的具體內容,周公歸納為內容廣博的「禮治」,即要求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都按既有的禮節秩序去生活,從而達到和諧安定的境界,使天下長治久安。這種「以德配天,明德慎罰」的思想,也為後世作為治國原則所奉行。

(二)克勤克儉,力戒貪逸

成王年幼的時候,有一天,他與小弟叔虞在一起玩耍。成王隨手採了一片梧桐樹葉送給叔虞,隨口道:「我封你。」叔虞接過樹葉後非常高興,隨後把這件事告訴給周公,周公於是前去詢問成王,成王說他只不過是跟弟弟開玩笑罷了,周公正色說道:「誠信乃立身之本。人主無過舉,不當有戲言,言之必行之。」成王深感慚愧,於是把叔虞封於唐地為應侯。這件事後來使成王沒齒難忘,以致終身「不敢有戲言,言必行之」。這是「桐葉封弟」典故的由來,喻義做人要言而有信,謹言慎行。

周公因擔心成王貪圖享樂,作《無逸》,以殷商的滅亡為前車之鑑,告誡成王要先知農民耕作艱辛,不要貪圖「於觀、於逸、於遊、於田(田獵)」等娛樂活動。《無逸》開篇即呼:「嗚呼,君子所其無逸!」周公列舉了殷王中宗、高宗、祖甲,讚揚他們皆能虔誠地祭祀,「治民祇懼,不敢荒寧」,因此而成為「明王」。他接著又講了周人農業起家,教民稼穡,自奉節儉,十幾代了都是這樣,如文王教導百姓種田,從早到過午有時連飯都來不及吃,他不敢盤桓逸樂遊獵,不索取分外的東西,「予懷明德,不大聲以色,不長夏以革。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周公還告誡成王要克己自謙,說:「要盡力和萬民共同推行政事。不要姑且自寬,說:『只在今天玩一下。』須知道這不是人民所允許,也不是上天所允許的。千萬不要像殷王紂那樣迷亂和狂飲無度啊!如果有人告訴說:『有些民眾在罵你恨你呀!』這時更應當深自省察,更加嚴格地修明自己的德行。」

周公封小弟康叔為衛君,由於康叔受封之地是殷人故地,基本上是商朝的遺民。他告誡康叔:「我們應效法殷代先世聖王的德行,去安撫和治理殷民。你到殷墟後,首先要求訪那裏的賢人長者,向他們討教商朝前興後亡的原因,一定要愛護百姓,你要把人民的苦痛當作自己的苦痛一樣,你應時時注意,嚴格要求自己啊!」周公又寫了《康誥》、《酒誥》、《梓材》三篇文告送給康叔。《康誥》強調的是「康民」、「保民」、「裕民」;《酒誥》是針對殷民飲酒成風而發的,要求人們要克制、管束自己,切莫放縱飲酒;《梓材》是提倡「明德」,「永觀省,作稽中德」。康叔到殷墟後,牢記周公的叮囑,治理衛國取得了成功,「和集其民」,收到了「民大悅」的效果。

(三)識人有方,任人唯賢

周公在《立政》中總結了夏商兩代用人之得失的經驗教訓,說:「『立政』意為『立正』。夏商強大昌盛時,是由於得力於求賢治國,尊敬上帝,君臣們身體力行於所誠信的多種德行。而夏桀、商紂只知道任用缺德之輩因此而敗亡。文王武王敬奉上帝,承上帝之德為人民建立了正長侯伯。」周公告誡成王要任人唯賢,選拔「吉士」(有德之士),遠離邪佞之人,君臣上下必須戒驕戒逸,明辨是非。關於選拔人才,周公提到了任用具有寬而慄、柔而立、願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強而義九種品德的人。

周公在送兒子伯禽去魯國就任時,囑咐他一定要謹慎治國,謙虛做人,恭敬待人,他在《誡伯禽書》中寫道:「你不要因為受封於魯國就怠慢、輕視人才。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輔佐君王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輕賤的了。可是,一次沐浴,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髮,接待前來的賓客;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賓客,惟恐因怠慢而失去人才。」伯禽沒有辜負他的期望,沒過幾年就把魯國治理得非常好。而周公「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禮賢下士的精神也一直為後人所稱道。

由於周公的教誨、倡導,造成了周初為政無逸的「王風」。成王對周公說:「您勤勉輔佐我這個年輕人,指示我弘揚文王、武王之功業,奉答天命,和撫萬民,您的教導,我無不順從。」成王弘揚善德,受人愛戴,史載其「假樂君子,顯顯令德,宜民宜人,受祿於天,保右命之,自天申之」。周公死後,成王不忘其教誨,不敢貪求安逸。成王死後,康王、太師召公、太保畢公等,仍堅持周公的遺教,務在節儉,毋多欲,以修身明德為要。

(四)禮樂教化,人樂其德

周公「效法天道」制禮作樂,用以規範和涵養人的道德和行為,大興文教。《周禮》的內容極為豐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曆象;小至溝渠道路,草木蟲魚。凡邦國建制,禮樂文教,賦稅度支,膳食衣飾,寢廟車馬,農商醫卜,工藝製作,各種名物、典章、制度,無所不包。就國家典制,一切也都井然,讓人有「治天下如指之掌中」的感覺,使倫理道德規範貫穿各個領域。禮樂的內容也十分廣泛,周公作樂,不僅包括樂曲,而且還包括詩歌、舞蹈等項內容,系統地建立起了一整套有關「禮」、「樂」的完善制度。

禮樂教化使人修身養性,體悟天道,祭祀神明,謙和有禮,威儀有序。當時天下禮樂大興,處處聞太平歌頌之聲,正可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百姓各安其業。周公在觀民風、化民俗的社會教化方面有豐富的經驗,主張因勢利導,提倡「平易近民」,所以深得民心。荀子在《王制》篇中盛讚周公說:「故周公南征而北國怨,曰:『何獨不來也!』東征而西國怨,曰:『何獨後我也!』孰能有與是鬥者與!安以其國為是者王。」意思是說:當周公南征的時候,北方國家的百姓就埋怨著說:「為甚麼單單不到我們這裏來呀!」當周公東征的時候,西方國家的百姓就埋怨著說:「為甚麼單單把我們放在後面呀!」試想還有誰能和這樣的人抗爭呢?因此凡有能夠把他的國家照這樣做的,就能稱王於天下了。

禮樂制度被稱為周公之典,對傳統文化注重禮義和淳厚民風的形成產生了重要影響。縱觀中華文明史上的聖賢哲人,無不重視道德人格培養,強調敬天、敬德、保民等,順應天地之道並關愛他人,使其歸於天理正道,許多仁人志士都以此為畢生的追求,這些道德理念流貫在中華民族綿延數千年的漫長歷史中。而當今中共卻逆天而行,破壞中國傳統、正統文化,強制給人們灌輸人與人鬥、人與地鬥、人與天鬥的邪惡黨文化,灌輸邪惡的鬥爭哲學,迫害敢於說真話的人,使道德淪喪,妄想把人帶入罪惡的深淵,必為天理所不容。越來越多的人們退出了中共及其一切附屬組織並徹底認清了其邪惡本質,作出了正義而明智的選擇。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