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堪持天日盟

——一代清官況鐘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五年十一月六日】況鐘,明朝江西靖安縣人,《明史》記載其「幼聰穎好學,長而淹貫經史,視勢利聲華澹如也」,而且「秉心方直,律己清嚴,習知禮儀,處事明敏」。他不畏權勢,伸張正義,為民伸冤的行為為人稱頌,是一位受百姓尊敬的清官,人們稱他「況青天」。

宣德五年,況鐘被吏部特選擔任當時「天下第一劇繁難治」、全國最富庶的蘇州知府之職。蘇州府不但負擔著全國稅糧的十分之一,而且官吏奸貪,百姓困頓流離。明宣宗曾就蘇州府知府的人選關照吏部:「蘇州府是大郡,公務繁劇,趕緊物色廉潔奉公、有才能者出任知府,貪污暴虐、殘害百姓的人不能任用。」況鐘到任後,因前任知府對訟案「累年莫決,囚多死於淹禁」,即先著手清理積壓的案件。他整肅吏治、端正風氣,平反冤獄,凡蒙「奇冤」者,「無不昭雪」,對欺壓人民、橫行不法的胥吏予以處罰。

當時蘇州府管轄七個縣,況鐘排了一個日程表,每日輪流勘問一個縣的案,周而復始,從不間斷。在剛到任的八個月中,就清理了1500多件案子,糾正了很多冤假錯案,從此「吏不敢作奸,民無冤抑」。明馮夢龍《警世通言》有一篇《況太守斷死孩兒》,稱讚「況青天折獄似神」。況鐘為政,纖悉而且周密,他設置兩本簿籍記錄鄉民的善惡,用來進行勸善懲惡;又設立通關勘合簿,防止出納時行奸作偽;設立綱運簿,防止運夫偷盜侵沒;設立館夫簿,防止無理的需求。他興利除害,不遺餘力,扶植良善,民間將他奉若神明。

蘇州府雖然富庶,但況鐘也看到了當地百姓承擔稅賦過重。他核減稅糧,廢止多項苛捐雜稅,並實行折征等辦法減輕百姓負擔,穩定和發展經濟。他一再上疏奏請核減蘇州府重賦,明宣宗批准減去官田租七十二萬一千六百石,荒田租十五萬石。他建立濟農倉以備發生災害時賑濟,在後來發生的一次旱災時,由於濟農倉存糧充足,災民很快都得到了救濟。他率領民眾疏濬河道,興修水利,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他勸課農桑,寫下了《勸農詩》:「嗟我微材愧牧民,車驅有句向農申。人生務本惟耕鑿,世道還醇重蠟豳。粒粒皆從辛苦出,般般無過樸誠遵。邇來弊革應須盡,並戴堯天荷聖仁。」希望百姓能夠豐衣足食,生活在像堯舜那樣的盛世。

況鐘重視文教和人才的培養。當時蘇州府所屬各縣的學校大多狹窄陰暗,容納不了多少生員。況鐘自己籌集經費,沒有向百姓攤派任何費用,僅用半年時間,就重新選址將吳縣的學校重建起來。又開始大規模地擴建蘇州府的學校,為府、縣的生員們提供了良好的讀書條件。他對本府的教材親自過問;對家境貧困的學生予以資助;對才學優長、行為端方的人才大力向朝廷推薦。如他準備推薦書生鄒亮,這時有人因妒嫉而詆毀鄒亮,況鐘說:「是欲我速成亮名耳。」他立即寫了奏章,朝廷即召任鄒亮為吏刑二部司務,後來遷升為監察御史,並成為明「景泰十才子」之一。

況鐘任職蘇州十三年間,深受百姓愛戴,三次離任,都被百姓挽留,繼而復任。第一次離任是因其母親去世,此為「丁憂」,況鐘走後,蘇州百姓想念他,作歌謠道:「況太守,民父母。願復來,養童叟。」並把這首歌謠抄在紙上,貼遍了蘇州的大街小巷。還有一歌謠道:「郡中齊說使君賢,只剪輕蒲為作鞭。兵杖不煩森畫戟,歌謠曾唱是青天。」有三萬多人上書請朝廷召回況鐘,朝廷接受了人民要求,特頒詔命況鐘縮短「守孝」期,重回蘇州任職。第二次離任是他任期三年後進京述職,蘇州人民怕他因政績優異,升官離去,再次聯名上奏朝廷挽留。以致啟程時,眾多百姓依依惜別,「士耆民庶咸候上道,且控輿臥轍」,捨不得他走。當朝廷再次順應民意,況鐘再返蘇州任職,人們才放下心來,欣欣然唱到:「太守朝京,我民不寧。太守歸來,我民忻哉!」第三次離任是他治蘇九年任滿,例應上調朝廷,蘇州人民八萬人又上書挽留,人們自發設帳相送,「餞送者數百里不絕」,況鐘亦感慨垂淚。朝廷仍順應民意,明英宗升況鐘為按察使,署蘇州府事……

況鐘為官清廉,三餐佐飯,僅一葷一素;身居簡室,未鋪設華糜之物;兩袖清風,不置家產。他在《又勉子侄詩》中寫道「存心立品貴無差,子孝臣忠兩盡嘉。惟有一經堪裕後,任貽多寶總虛花。膏腴竟作兒孫累,珠玉還為妻女瑕。師儉古箴傳肖者,取之不竭用無涯。」從中可以看到他以儉約律己的生活態度。

他赴北京述職,在明朝,地方官進京朝見,一般都要帶土特名產送京城裏的權貴,而況鐘進京卻兩袖清風,不帶一錙一銖。每當他赴京臨行時蘇州大小官員和百姓紛紛贈禮送行,可況鐘全部拒收。他曾作《進京詩》二首傾吐心聲,其一:「清風兩袖朝天去,不帶江南一寸棉。慚愧士民相餞送,馬前洒淚注如泉。」其二:「檢點行囊一擔輕,京華望去幾多程。停鞭靜憶為官日,事事堪持天日盟。」

況鐘作為一代清官廉吏,清正為民,一塵不染;「事事堪持天日盟」,不僅是其一生的真實寫照,而且從中可以看到古人的忠於信仰。從古以來,傳統文化經典所載及古聖先賢,無不以敬天為本,敬奉上天,敬天道,守良知,持操行,其自覺的道義擔當和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胸懷,天日可鑑。

(源自《明史》《況太守集》)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