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果之報影隨形 莫違天理莫欺心(1)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六年四月十六日】因果報應,是宇宙間不變的真理,無論人相信與否都要受其制約,「善因善報,惡因惡報」。有人一聽說因果之事,便會相信,從而自覺遵守道德。但也有些人,不信也不願聽,總以為自己做的甚麼事別人看不見,沒有了心靈的約束,肆意胡為而給自己造下無端罪業,因違背了天理、良知而導致惡報,古籍中記載了許多這方面的事例以警示後人,以下舉幾個例子。

一、誣陷惡報

宋代的林希在元祐初年曾任中書舍人。中書舍人在當時是個要職,在這個位置上,不僅主管中書六房(吏、戶、禮、兵、刑、工)承辦各項文書,更重要的是為皇帝起草詔令。但林希任職不久因「行誼浮偽」,也就是說品行不佳,便被貶出京城外任了。

章惇為相時,想陷害元祐年間的直諫之士,因找不到合適的人擔任中書舍人而發愁,此時有人向他推薦了林希。適逢已任成都知府的林希來京領命,於是章惇召見了他,封官許願、「且許以為執政」。自以為久不得志的林希,就跟著章惇,為打擊直言人士舞文弄墨,賣力效勞。

當時被誣枉、貶斥的司馬光等人的詔令,都是他起草的,行文措辭「極其醜詆」,竭盡毀謗之能事,時人無不憤嘆。林希與蘇軾兄弟曾有交往,他給蘇軾寫過這樣一副對聯:「父子以文章冠世,邁淵、雲、司馬之才;兄弟以方正決科,冠晁、董、公孫之對」。然而曾被他推崇的「三蘇」,此時在其筆下,變成了「父子兄弟挾機權變詐,警愚惑眾」。

章惇讓林希等人居要職,朋比奸邪,將敢於直言的呂大防、劉摯、蘇轍、范純仁等流放到嶺南,且株連甚眾,並欲將被流放之人全部殺死,想使其家破人亡,當時天下人都知道這些人是被冤枉的。宋哲宗說:「朕遵循祖宗遺制,不曾殺戮大臣,釋放他們不要治罪。」章惇等人不得不作罷。

林希對自己行為之卑劣並不是意識不到。有一次,他擬好了一篇詆毀他人的詔令草稿後,擲筆於地說:「已經敗壞了自己的名譽和節操!」他明知道自己誣陷、貶斥這些人會「壞了名節」,但他過於貪戀高官厚祿,在「名節」與「權位」之間,他選擇了「權位」,使名節虧損,因而為後世所不齒。等到章惇失勢罷職,林希一再被貶謫,後來得病,竟然十個指頭爛掉,舌頭潰爛死去。

(待續)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