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vertisement


法輪大法弘傳25年 華府學員國會前慶祝(圖)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七年五月八日】二零一七年五月七日清晨,伴隨著優美的音樂,美國首都大華府地區部份中、西方法輪功學員在國家廣場集體煉功,以祥和舒緩的煉功動作,向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展現法輪大法的美好。中午時分,法輪功學員在美國國會前表演舞蹈和舞龍,慶祝「世界法輪大法日」。

'圖1:美國首都大華府地區法輪功學員慶祝世界法輪大法日'
圖1:美國首都大華府地區法輪功學員慶祝世界法輪大法日

國會議員致褒獎信慶「法輪大法日」

一九九二年五月十三日,法輪大法從長春傳出,今年是法輪大法洪傳世界二十五週年。五月十三日被定為「世界法輪大法日」,世界各地的法輪功學員每年都會慶祝這一殊勝的日子,傳播法輪大法的美好,感恩師尊的慈悲救度。今年的「世界法輪大法日」前夕,大華府地區的聯邦政要也發來褒獎信慶賀。

'圖2:美國國會眾議員吉米﹒拉斯金(Jamie Raskin)為華盛頓DC法輪大法學會發來的褒獎信'
圖2:美國國會眾議員吉米﹒拉斯金(Jamie Raskin)為華盛頓DC法輪大法學會發來的褒獎信

美國國會眾議員吉米﹒拉斯金(Jamie Raskin)為華盛頓DC法輪大法學會發來褒獎信,祝賀「世界法輪大法日」,並感謝法輪大法學員在當地社區踐行真、善、忍的努力。

'圖3:國會眾議員約翰﹒得蘭尼(John Delaney)祝賀法輪大法日的賀信'
圖3:國會眾議員約翰﹒得蘭尼(John Delaney)祝賀法輪大法日的賀信

國會眾議員約翰﹒得蘭尼(John Delaney)在賀信中說:「你們在全世界傳播真、善、忍是真正的親善使命。我希望你們繼續推廣這樣的價值觀和中國傳統文化。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和祝賀!」

修心向善體悟人生真諦

'圖4:美國首都大華府地區法輪功學員在國家廣場集體煉功'
圖4:美國首都大華府地區法輪功學員在國家廣場集體煉功

五月七日上午,寬闊翠綠的草坪上,身著黃色服裝煉功的法輪功學員們格外引人注目。來自各國的遊客紛紛拍照,仔細閱讀展板上的介紹內容,還有人走進隊伍,跟法輪功學員學習起了功法動作。一些中國大陸的遊客對眼前的景象感到大為驚奇,舉起手機拍個不停,並以法輪功學員的煉功場面作為背景拍照留念。

去年剛從大學畢業的凱勒﹒貝利(Kyle Baily)正在環遊世界。在兩個小時的集體煉功活動中,他一直在現場跟法輪功學員學煉五套功法。貝利說:「這是很不錯的體驗。非常放鬆,『抻』的時候感覺很好。我以後也會繼續煉。」

從事疫苗研究的姜先生來自上海,從一九九六年開始修煉法輪功,除了道德品質上的昇華,這對他的科研工作也有良多益處。他說:「科研是很注重實證的。不過,在現實當中,很多東西光靠實證是認識不到的。修大法以後,能夠幫助我開闊思路。」

法輪功學員王宇在美國一家通信運營公司擔任電信工程師。二十多年前,在電子科技大學攻讀研究生時,由於學業壓力過大,擅長各類體育運動的王宇體質變得很差,一年中有四分之三的時間都在吃藥,以抵抗接連不斷的感冒和慢性咽炎的折磨。一九九七年,在教授和校醫院醫生的推薦下,王宇開始了解法輪功,「按照真、善、忍的原則去做一個好人,心靈上就健康了嘛,身體上的健康是心靈健康和物理健康的統一體現。」走過二十年的修煉路,王宇如今的體會更為深刻,「我想,對於生命意義的理解是不一樣的了。生命從哪兒來、到哪裏去,這種認識是不一樣的了。」

修煉者獲益良多傳播美好

'圖5:法輪功學員喜慶歡騰的舞龍表演'
圖5:法輪功學員喜慶歡騰的舞龍表演

'圖6:明慧學校小朋友們的精彩演出'
圖6:明慧學校小朋友們的精彩演出

優雅輕盈的長袖舞,熱情豪邁的蒙古舞,天真稚氣的蓮花舞,喜慶歡騰的舞龍表演……明慧學校小朋友們的精彩演出引來四週遊客紛紛叫好。

退休的南希(Nancy)女士觀看了很長時間,她說很喜歡孩子們的表演,還打電話叫附近的朋友趕快過來看。她說:「我就住在周圍,這麼多年來,看過法輪功學員的很多活動,他們非常不容易。」

黃瑤瑤(Emily Huang)正坐在草坪上看表演,她的弟弟是舞龍隊的一員。瑤瑤從七歲時跟隨父母修煉法輪功,幾年前她也是台上的小演員。今年夏天,瑤瑤將入讀常青籐名校──賓夕法尼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牙醫學院。作為一名生物化學專業的學生,她的生活極其忙碌,「有的時候壓力非常、非常大,忙得甚麼也顧不上了。但是,如果拿出三十分鐘來煉功、一個小時學法,真的能感到很解壓,而且事情會做得更好。說實話,如果不是修大法,我覺得自己不會有這樣的成績。」

在瑤瑤看來,修煉法輪功意味著著「用更高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做甚麼事都要遵循真、善、忍的原則」,她說:「比如,出去吃飯的時候,朋友們總是邀請我『喝一杯』,我會告訴他們『我修煉法輪功,不喝酒』,大家也都能理解。如果堅定自己的信仰,你就不會隨著別人去變。」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