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的一面鏡子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一八年六月十二日】二零一七年下半年我們家裏領養了一個女孩子,十二歲,是兒媳的姪女。孩子小時候爸爸因病去世了,母親有病回了娘家,三兄妹是靠爺爺、奶奶養大的。爺爺去世時,奶奶八十歲了,兒媳為了減輕母親的負擔,就把小姑娘領養到我們家。

孩子的性格比較內向,不願說話,有甚麼想法也不和家裏人溝通,甚至聽到一句不愛聽的話就會生氣,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哭,誰勸說也不聽。我看到她這樣,剛開始心裏也有壓力,心想:怎麼還有這樣的孩子?全家人也都有壓力。

我又想,既然她來到我們家也不是無緣無故的,我是修大法的,每一天發生的事可能都與我有關,她也與大法有緣,我得把心放下。她高興的時候,我就告訴她法輪大法好。告訴她不能任性,希望她會變的越來越開朗、活潑。

但是改變一個人的性格很難。有時她做事說話沒禮貌,甚至做錯事還會掩蓋,缺乏家教,有時叫她幾聲她都不馬上答應,裝作沒聽見一樣。她性格很孤僻,有時也很氣人,不讓人說。

這個孩子的表現每天就像放電影一樣,在我面前表現,搞的我心裏很不舒服,有時也埋怨兒子。

可當我靜下心來看自己的時候,我發現孩子所有的表現都是對著我的一顆顆不好的心來的:當別人說她的時候,她很會辯解、掩蓋、不承認等,我找到自己也有虛榮心,不讓人說的心,愛聽好話的心,甚至去辯解、掩蓋,她的表現,如同一面鏡子一樣照著我;當我看到她做事不認真,如果說她,她固執己見,不願接受,其實我也有自以為是的心,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別人,也很固執,認為自己就是對的;當她穿衣服的時候,我看不慣就說她,有時改,有時不改,有時兒媳婦給她買衣服,我就不太高興,「小孩子給買那麼多衣服幹甚麼?也穿不了那麼多。」這不是我的妒嫉心在作怪嗎?別人好了我不是替別人高興而是妒嫉的不行。

幾個月下來,我的眼睛總是看到她身上的缺點,根本看不到她的優點。學法對照自己,我這不是典型的向外看嗎?我這是在修嗎?而是用自己的觀念來衡量別人,只想改變別人,不想改變自己,這一切反應出我的為私為我,真是太自私了。就像師父講的:「正法傳 萬魔攔 度眾生 觀念轉 敗物滅 光明顯」[1]。

轉變觀念再看我自己,這不是師父把她安排到我們家幫助我提高心性的嗎?我不能向外推,我要包容她、善待她。其實她也苦,從小就沒有父母的呵護,很可憐。認識到這些之後,我就經常發正念,清除自身空間場的邪惡亂鬼,解體頭腦中黨文化的思維模式,清除自己這些執著心和後天形成的觀念。

我的觀念轉變了,我的執著心也慢慢的淡了,隨著在法理上的提高,一些不好的物質師父也幫我去掉了。一切都順心了,小姑娘也不那麼較勁了。她今年上六年級了,寫完作業後,很願意聽我講的大法在全世界的洪傳和一些修煉中的神奇故事。有時看她也很可愛的。

突然有一天,她跟我說:「奶奶,我也要學大法,大法太好了。」我就請了一本《轉法輪》給她,對她說:「孩子,一定要珍惜這份緣份。大法是千年不遇、萬年不遇的宇宙最高佛法。」

我也體會到向內找的樂趣,放下了執著心的輕鬆,真是人神一念間,「修在自己,功在師父。」[2]

小姑娘的變化讓我們全家人都很高興,現在她知道利用自己的時間學法,寫完了作業,她自己去安排,她也經常告訴我,她心裏裝著大法。無論在學習上或者對待同學、老師和家人她都很有禮貌。功課也好,全班七十三個學生,每次考試大部份都是第一名。她自己也體會到是師父和大法給她的智慧,她說,如果有甚麼問題不會的時候,她心裏就想師父想大法,這時她就有了智慧,就會找到很正確的答案。

學校每星期一要升旗。我就告訴她舉起拳頭時心裏就說:「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念發正念口訣:「法正乾坤,邪惡全滅。法正天地,現世現報。」[3]從那以後,她每次都這麼做。

她的性格也變的溫和可親。

記得有一次,她的同學因為騎自行車不注意而摔傷了胳膊,她主動去看望同學,每天放學後到同學家裏幫助該同學補課。她的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行為使得這位同學的家長很感動。小姑娘有時在學校裏也和同學談個人信仰問題,她會很坦率的告訴同學:「我相信法輪大法。」還和同學探討人不是猴子變的而是神造的等問題,還親自問老師:「為甚麼書上說人是猴子變的呢?都是假的吧?猴子怎麼會變成人呢?不可能。」老師還隨口答應說:「這說法是假的。」

小姑娘在家做家務也很主動,比如洗碗、掃地、洗菜、洗水果、洗衣服等,很多力所能及的活兒都去幹,還學會了包餃子,逐漸的眼裏有活兒了,特別是她現在字寫的特別好,得到老師的多次誇獎。

小姑娘被大法熔煉的還特別有禮貌,吃飯的時候,從不先上桌子吃,哪怕是吃一塊糖,都要先讓給奶奶和父母吃。平時,無論是上學還是放學,都要和我們父輩打招呼,每天晚上睡覺前都要到房間裏請安。

法輪大法給了小姑娘新生,改變了她的命運。

註﹕
[1] 李洪志師父詩詞:《洪吟》〈新生〉
[2] 李洪志師父著作:《轉法輪》
[3] 李洪志師父著作:《精進要旨二》〈發正念兩種手印〉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