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修煉人的智慧看待歷史人物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三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師父在《轉法輪》中說:「我那天講這樣一句話,我們人類今天所發生的、所發明的、所發現的那些東西足以改變我們今天的教科書。可是卻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不願承認它,也沒有人系統的去整理這些東西。」

從師父的這段法中,我體會到,自己在修煉的道路上走到今天,所有觀念都是人自己走偏、或者被帶偏之後的傳統觀念,即阻礙人認識新宇宙法理的觀念。

幾年前做了一個夢,夢中就一個景象,十七孔橋。

我們知道事情是沒有偶然的。後來到網上一查,十七孔橋在清漪園中,清漪園是乾隆皇帝決定修建的。

以後在修煉、在做三件事的過程中,逐漸的對乾隆皇帝的一生有了和以前不同的認識,可以說這樣的認識顛覆了以前的觀念──侷限性很大的傳統觀念。對師父說的:「可是卻受傳統觀念的影響,人們不願承認它,也沒有人系統的去整理這些東西。」(《轉法輪》)這句法,也有了和以前不一樣的理解。現寫出來與大家分享。

乾隆皇帝一生做過很多事,從其中比較突出的幾件事中認識到,乾隆皇帝是一位了不起的聖賢明君,而且還有很高的智慧。最近我從他做的那些大事中看到了,他的一生是修煉的一生,他做的那些事是在履行使命。

我們從以下幾件事中看看是不是這樣。

一七九三年,英國使者訪問中國,提出了很多建議,包括開放通商口岸、傳教等等,乾隆皇帝一律拒絕。這是為甚麼呢?是為了看守中國的傳統文化,看守中國人的道德。

要想把這個問題說清楚,就不能從一個方面來談,要從多方面談。而且也不能只看這件事的物質現象,還要看原因和因果。如果能從因素、特性和機制的層面看,得到的答案就符合宇宙的真理了。個人現在還沒有這個能力,因為不具備這個道行。

雖然自己還不具備這個道行,但我看到,當時的英國是完全站在他們自己的經濟利益上考慮的,是為私的,要把自己的文化輸出到中國。乾隆皇帝走的是神指引的道路。他的使命和責任非常大:看守人類道德,和天上來的各方代表接緣,給歷史的今天留下五千年文明中的精華(四庫全書),給人類在返本歸真的路上留下參照的實例──「清漪園」、「萬佛樓」等。

「清漪園」是乾隆皇帝完全按照他自己的理念修建的一座秀美的皇家園林。整個結構和園裏的布局(都是他自己親自設計的,其中有很深的玄機),是他智慧的展現。

乾隆皇帝十二歲的時候對經、詩的解釋,讓康熙皇帝非常驚嘆、非常驚喜,可見其儒家文化功底之深厚。乾隆二十五歲當皇帝,處理國家大事有正確的辦法。他不單單是儒家文化功底好;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乾隆皇帝是誠心信佛,他有一位境界很高的老師,黃教第三世章嘉活佛。

從一個實例中就可以看出乾隆帝對佛的虔誠。乾隆九年,章嘉活佛建議乾隆皇帝把雍和宮改為寺廟。乾隆帝接受了這個建議,並在雍和宮裏立起了一尊白檀木雕刻的大佛像,大佛像在破四舊時所體現出來的佛法威嚴和法力,讓後來的人再也不敢對大佛像動惡念。

乾隆六年(三十一歲的時候),他就提出要為做「四庫全書」徵集圖書,說明乾隆皇帝當時不但懂禮了,也有大智慧了,只是大臣們的思想境界、觀念跟不上,不予理會,這件事一拖就拖了二十年。

乾隆皇帝四十歲的時候為了給母親祝壽、辦慶典,決定修建清漪園。因為他六年前說過不再建園子的話,所以一些固守傳統觀念的人,就認為乾隆用給母親祝壽當作修建清漪園的幌子。因為在一些人的概念中把皇家園林看成是皇家的離宮,認為建園林是奢侈、好大喜功。

其實不是這麼回事。乾隆皇帝建清漪園,是要為今天的人類得救奠定歷史文化,為今天真正的大法弟子留下參照。很多人都說過,「乾隆」意味著天道昌隆嘛。

乾隆帝的母親也是一位虔誠的信佛之人,她的一生享盡了榮華富貴,這與她誠心信佛敬佛有很大的關係。看一下歷史資料,她六十大壽的主要活動是敬佛,她與乾隆皇帝一起帶領整個皇族和臣民用最盛大的隆重的儀式敬佛。

這裏還要再說一下,乾隆皇帝修建的清漪園不是皇家的離宮,不是供皇帝居住、辦公的。修建清漪園表面是盡孝心,其真正的意義是教育後人,做大孝子要學好「仁義禮智信」;還要敬天敬神,因為人是神造的;否則人就會遭難。這是他給後人留下的淨化心靈的寶地,因為清漪園的主體建築是大報恩延壽寺,清漪園的重大意義在這裏。

關於貪官和珅,是成住壞滅的規律中的相生相剋的理造成的,就好像是有個清官孫嘉淦,也得有個貪官和珅。認真的思考思考,沒有四庫全書,今天還能有幾個人真正懂得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呢?

乾隆帝晚年的時候做的那些事人們有非議,是因為人的理是反的,形成的觀念用宇宙的真理衡量也是反的,當然就理解不了乾隆皇帝後半生做的那些事。

所以說自己修出來慈悲心,才能看懂歷史人物的真實展現。

此文是本人現有層次的認知,如有不對,歡迎批評指正。

【編註﹕本文代表作者當前修煉狀態中的個人認識,謹與同修切磋,「比學比修」。】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