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中天地與另外空間(2)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三年四月十五日】(接前文

《太平廣記》還收錄了,契虛、裴氏子、王畭、陰隱客、採藥民、崔煒、李球、許棲岩等人,都是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條件下,機緣巧合,走入了另外空間。在洞府裏,有天有地,和人間一樣,只不過表現為經過山洞走過來的,其實那就是一個完整的世界。在這裏,他們都遇到了修煉得道的高人,點化他們人生的真諦,啟悟他們放下世間的執著,修煉才是返本歸真之道。有的人走出洞府之後,珍惜機緣,從此潛心修煉,最後得道,而有的卻被塵世的名利迷惑,錯過千載難逢的緣份。

「洞」,意味著隱蔽、深沉,難以發現,只有那些有緣之人才能在恰當的時機,深入洞府。

「洞天文化」源遠流長,演繹為華夏神傳文化中,連接人間與天上的一個通道。《太平廣記》中豐富的記錄表明,洞中的神仙世界就在我們身邊,然而無緣之人卻根本難以得見。

在漢語詞彙中,與「洞」相關的詞彙,如洞見、洞徹、洞溢、洞達、洞悉、洞察、洞若觀火,都含有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的意思。

心誠則靈 見證到另外空間

不僅是洞府,當機緣巧合時,另外空間會以其他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讓有緣人得以「洞見」天機。如「海市蜃樓」,猶如天空中打開一扇窗戶,讓人在那一瞬間看到了另外空間的存在。

有關「海市蜃樓」的記述較多,古今中外都有,大多是靜態的山巒、建築、船隻等。但是,在北宋沈括所著的《夢溪筆談》中,記述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的一段經歷,根據該書卷二十一〈異事〉中的記載:「從登州(今山東蓬萊)向海上望去,常能看到有雲氣,有的像樓台宮殿,也有人物車馬,看得很清楚。人們叫它做『海市』。………歐陽文忠(歐陽修)曾經出使河朔,路過高唐縣,晚上在旅店中聽到有鬼神從空中經過,車馬、人畜的聲音都很清晰。他說得很詳細,這裏就不多寫了。本地的老人說:『二十年前這裏白天也有過這種事,人物都看得清清楚楚。』老百姓也把它叫做海市。」歐陽修以及當地百姓的所見所聞,表明「海市」並非幻景圖象,而是在另外空間的真實存在,有生命、有車馬,也是一個完整的世界。

宋哲宗年間,蘇東坡被貶官到登州,聽說當地有「海市」奇觀,可是他一直沒有機會看到。後來臨調走時候,蘇東坡覺得沒看見海市很可惜,就到海神廟祭拜一番。

第二天,就在蘇東坡即將離開登州時,果然出現了海市奇觀,而且影像很清晰,能看到行人、車馬往來。蘇東坡很高興,寫了首七言詩《海市》。開首幾句寫道:「東方雲海空復空,群仙出沒空明中。盪搖浮世生萬象,豈有貝闕藏珠宮?」這段軼事被明代學者張岱記錄在了百科圖書《夜航船》中。

蘇東坡在晚年篤信佛法,正是他對於神佛的敬畏,得以有緣見到另外空間的展現。

另外空間在佛法中又是怎樣闡述的呢?釋迦牟尼佛說一粒沙裏有三千大千世界。沙中沙,世界疊世界,無窮無盡,浩瀚的宇宙,最終只能用「其大無外,其小無內」來詮釋。一粒如此,那麼在我們同時同地,是否也存在無數橫向、縱向的空間和時間?那麼天外天,人外人,就不是傳說或神話,是誰可以看到或接觸到另外空間的天人?

在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歷朝歷代那些藝術家們的繪畫或雕刻中,展現出了許許多多神佛那神聖的形像。比如,佛的莊嚴、菩薩的慈悲、神態各異笑容可掬自由自在的羅漢形像,這些繪畫和雕塑所展現出的形像在告訴人們神佛在另外空間的真實存在。

(待續)

(c)2024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