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強迫症困境 找回自我迎新生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三年八月二十日】(明慧記者李勤台灣高雄採訪報導)少年十五二十時,正是志氣飛揚的大好年華,林奕圻卻坐困心中愁城。深重的惶恐焦慮,讓他無法自理生活,兩度休學在家。二零二一年十月,奕圻幸遇法輪大法,在真、善、忍法理的指引下,他走出了強迫症,迎來生命曙光。

圖1:林奕圻參加蔦松藝術中學學習成果巡迴展演。
圖1:林奕圻

罹患強迫症 飽受痛苦煎熬

奕圻從小學習跆拳道,喜愛排球,是個正直爽朗的陽光少年。可國中二年級時,他卻患上了「潔癖」──頻繁地整理抽屜,書本擺放務求嚴整,還得酒精消毒。明知這樣不妥,他卻身不由己。為此,他一度求助於心理諮詢。

升上高職,校園氛圍再次挑動奕圻的敏感神經,失去學習動力的他,苦撐了半年,最後決定休學。經過一番沉澱與調適,來年考進它校,原以為可以好好從新開始,未料壓力再度來襲,讓他身心俱疲,度日如年。

在校的日子,他無法表達內心的感受,無法和同儕互動,甚至無法起身買飯、裝水,只能整天待在座位上。他感受到自己的內心正被痛苦慢慢地浸滲、吞噬。心急如焚的母親,帶著他求醫問診,醫生診斷為「強迫症」。

奕圻二度休學在家,有一天,他想洗澡,卻呆坐在樓梯間;勉強來到浴室,看著水龍頭,依然無動力,洗不了澡。就這樣,他度過了整整兩個月沒洗澡、沒刷牙、出不了門的日子。那時,他每天睡在客廳地板上,三餐只能仰賴父母打理。

生病期間,奕圻覺得心神不安,渾身緊繃,自己的意識好像被抽離了肉體,再也管不了自己的家。所見所聞所思,盡是無助和失落。

有幸修煉大法 親歷身心蛻變

二零二一年十月底,母親公司的教育訓練講師(一名法輪功修煉者兼輔導社工),得知奕圻的狀況,專程到府關心協助。每週一次的晤談,她與彷徨少年暢談生命的真諦,分享九字真言「法輪大法好,真善忍好」,並鄭重推薦《轉法輪》

對於社工老師的分享推薦,他以為是來傳教,心裏有些抵觸;經她耐心的陪讀與指導,奕圻認識到這是一本珍貴的寶書,必須好好收存。此後,每當他心情不好,他便拿出《轉法輪》來看,果真欲罷不能,愈讀愈有正念。

「我覺得內容很神奇!看書的時候,像是大法師父在念給我聽,聲音一直在我腦海中迴盪。」他分享:「曾經,我明顯感受到有種物質,一種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怕心),在體內影響著我,干擾著我,可現在它愈來愈弱了!」

二零二二新年過後,奕圻參加了「法輪功九天學習班」,過程一波三折,雖然濃濃的睡意影響了他上九天班,不過他還是堅持到最後。他明白:當他堅定一念,師父已在幫他淨化身體。

得法後,他發現自己逐漸可以洗澡了。從一星期洗一次、兩三天洗一次,到現在可以每天洗澡。在那之前,他每次洗澡得一小時、甚至二到四小時以上,過程艱辛──像被甚麼東西緊緊地束縛,自己做不了主。而今,他沐浴時間只需半個鐘頭。

在學法的過程中,對於《轉法輪》提及的心性問題,奕圻都能理解,感覺就像在講自己。「真、善、忍是宇宙最高的特性,修煉人得符合這個標準;而我自己,雖能勉強做到善與忍,『真』卻比較少,我應該更加努力達到大法的標準。」

圖2:林奕圻(右)參加法輪大法暑期青年營。
圖2:林奕圻(右)參加法輪大法暑期青年營。

檢視過往,奕圻悟到強迫病根源自「不真」,「國中時期,我自覺有能力把學習學好,卻從未用心投入;想像自己已經學得很好,實際上卻甚麼都沒改變。在周而復始的空想、延遲及悔恨中,終於陷入不可自拔的痛苦深淵,可我又不想讓別人看到自己的不完美……」

困擾奕圻多時的強迫症,隨著學法日深,負面的情緒逐漸地退去。如今,他已能夠正視真實的自我,清楚辨識甚麼是自己,甚麼不是自己,不再被虛幻不實的假相欺騙了。

而且,就在得法學法近兩個月,奕圻可以正常出門了!再次跨出家門,投入全台援助烏克蘭難民物資打包志工的行列,他感覺通體舒暢,一身輕盈。

心轉境轉 放下自我感恩家人

修煉大法後,奕圻恢復了健康,心性也大幅提升。以前,他和弟弟處得不好,常嫌棄弟弟不愛乾淨、無理取鬧。其實,小他兩歲的胞弟是個唐氏兒,有語言溝通學習的障礙。由於缺乏理解與體諒,奕圻幾度動手打了弟弟,甚至不想和他出門,怕招來異樣眼光。

而今修煉了真、善、忍,奕圻決心改變自己,接納與眾不同的手足,不再避而遠之──把弟弟當作好朋友看待,試著與他結伴同行,不再嫌他手髒而拒之千里。

境隨心轉,從中他還看到了父母的慈愛與辛勞。當初,親長為了幫他添伴,決定再生二寶;孰料襁褓嬰兒出現異狀,經檢查確診為唐氏症。為了照顧好幼兒,母親更從美術教育轉職特教跑道,一路陪著弟弟做復健。當自己生病期間,他們更是勞心勞力、不眠不休悉心照顧。

放下了自我,奕圻發現父母的身教早已潛移默化深植於兒心,是他們促成了自己的得法機緣。他告訴自己,有幸修煉法輪大法,來到蔦松學習,他會精進實修,在家庭中克盡孝悌,在學習上努力進取,讓未來的人生利他又利己。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