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師尊鋪就的修煉路上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三年九月三十日】我是一九九七年一月份喜得大法的,今年七十八歲。現把我在大法中修煉親身受益和對師尊的無限感恩點滴寫出來與同修和有緣人分享。有不當之處敬請慈悲指正。

大法給了我一個健康的身體

得法前我患有嚴重的腰椎間盤脫出、類風濕、腸胃炎、胸膜炎、肺炎、失眠等各種疾病。特別是腰椎間盤脫出導致右小腿肌肉萎縮,行走艱難。病情嚴重時臥床不起。丈夫經常在外地工作。兩個女兒大的才十三歲,小的十一歲,就得擔負起做飯等幾乎全部家務活。日子過的非常艱難。苦不堪言。

得法後不長時間,我的多種疾病都消失,身體達到了無病一身輕的狀態,走路兩腿生風。全家人在我身上都看到了法輪大法的美好和神奇。親戚、朋友、鄰里、同事都說:你的身體變的這麼好,法輪大法太神奇了,這大法確實好!

去掉對丈夫的怨恨心

當年我丈夫是個科級幹部,在社會上吃喝嫖賭腐敗風氣盛行下,也染上惡習,和一個女人混上了,有一次被那女人的丈夫堵上了,這醜聞在單位很快的就傳開了。這對我這個非常愛面子的人來說真是晴天霹靂、五雷轟頂,我彷徨、無奈,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大道上瘋狂的奔跑著,一直到摔倒、把腿摔破出了血才清醒過來:怎麼辦?我的兩個女兒還在讀書,還沒有完成她們的學業,如果我和丈夫分手,離開這個家庭,這對兩個孩子是不公平的,將來孩子成家立業,這不光彩的家庭對她們都是有影響的。思前想後,我還是把這個將要破碎的家維護下來了。可是我對丈夫的怨恨心無法消退,怨恨他不爭氣,怨恨他對家庭不負責任,怨恨他怎麼變的這個樣。那一段時間我不願意回家,不願意見到丈夫,不願意和同事們來往,公共場所人多的地方我都不願意去,情緒低落到了極點。

直到我走入大法修煉,讀了《轉法輪》後,我明白了人生的真諦,我的目標是跟師父回天國的家,那我還執著人世間的東西幹甚麼?可是對丈夫的怨恨心總是在心中耿耿於懷,去不了。

一次在打坐中,一個聲音對我說:殺了他。我猛然驚醒,悟到:這是我對丈夫的怨恨心長時間不去而招來的邪惡。我立刻對邪惡說:滅!立即解體你!全盤否定舊勢力的安排。從此我放下了多年積下的對丈夫的怨恨心。而丈夫看到我修煉後的變化,也走入大法修煉。

得救眾生的反饋

師父說:「講真相,救眾生,這就是你要做的,除此之外沒有你要做的,這個世界上沒有你要做的。」(《各地講法十三》〈二零一五年紐約法會講法〉)

從二零零四年開始,我走遍當地的每一個樓區、商場、廣場、集市、公園、大街小巷、公交車站、火車站、田間地頭,給師尊安排的每個有緣人講真相,無論寒冬酷暑、年節假日、還是邪黨敏感日,我都沒有停止過救人的腳步。

在面對面講真相中,我聽到大量的反饋,有人說:煉法輪功的人都是好人,以後我也煉。有的說:你們師父太偉大了,造就出這麼一大批好人來。有的說:你們要注意安全啊!還有的人說:要是讓你們師父當國家領導人就好了,沒有腐敗,天下太平啊!

一次我和同修給兩個高中男孩講完真相、做了三退,他們說:「阿姨,你們別走,我們給你們買口罩去。」因為那天有沙塵暴。

一次,我給兩男三女講完真相,其中一女士雙手合十激動的說:「我得救了!」我說:是呀,你們大家都得救了。是大法師父救了你們。他們說:謝謝大法師父!大法師父好!

一個上三年級的男孩明白了真相退出了入過的邪黨少先隊說:「奶奶,我給你磕頭了。」我知道這是他明白的一面在做。

一次在某公交車站,我和同修給等車的人講真相,東北的初春,雨雪交加,那天我們的棉衣都濕透了,一位女子說:「不退才是傻子哪。」在我們的正念中,在那位女子的感召下,那幾個人都做了三退。雖然天氣很冷,可是我們的心裏卻熱乎乎的。

一次給一位先生講真相,講到藏字石我說:天滅中共是天意,順天意而行才是正道,才會得到上天的護佑。他說:你是神。還有一位女士說:你是仙人啊。我說:我不是神,我也不是仙人。我是無所不能的大法師父造就的一個能夠助師正法能夠救度眾生的大法弟子。眾生覺醒的場面真的很感動人,催人淚下。

當然我們也碰到過一些不可理喻的人,有不做三退的,有要舉報的,也有罵人的,我們都不為之所動,就是本著一顆祥和,慈悲的心救人。

有的同修問我說:你勸退了得有好幾萬人了吧?我說:我也記不清了,到後來我也不記數了。不管我勸退了多少人都是慈悲的師尊精心的安排都是師父在做,大法在救人,我只是跑跑退,動動嘴。師父就給了弟子無限的榮耀和威德。弟子感謝師尊的一路精心安排和慈悲救度!

結語

師父的新經文《為甚麼會有人類》發表,我悟到,這是師尊賜予世上所有人無法用價值來衡量的最最珍貴的禮物。這是師尊對世上所有人洪大的慈悲與救度。這是慈悲偉大的師尊正法進程的神聖展現。在這末後的末後,在法正人間即將到來之際,同修們,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手拉手、肩並肩,拿出百米衝刺的心態救人、救人,多多的救人。

叩拜師尊!

謝謝同修!

合十

(責任編輯:文謙)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