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恭敬 理悟傲慢的來源

EMail 轉發 打印 安裝蘋果智能手機明慧APP 安裝安卓智能手機明慧APP
【明慧網二零二四年三月二十九日】我曾非常傲慢,可那些年並不自知。那時候,自己對人沒有恭敬,經常肆意的評價別人,當然,很多時候只是心裏嘀咕,並沒說出口。那些年學法常常不得法,甚至把書都背下來幾遍,卻還是無法用法理來指導自己,好像隔著甚麼。

後來終於認識到了,自己那些年自大得不可理喻,簡直太離譜了。漸漸的就以為自己已經去掉傲慢,而學會了尊重他人。後來發現,遠遠不是這樣的。因為傲慢的習氣根深蒂固,即使去掉了明顯的,但不經意間的一些想法和言行體現出傲慢的習氣還很強。

傲慢導致的「凸起」

同修蓮善良、質樸,沒心眼,對我幫助很大。她沒有現代觀念,內心全是傳統的道理,像是我祖母那個年代穿越過來的人,她經常用傳統道理幫我破除現代觀念。但即使這樣,我卻在很長一段時間,一邊接受著她的幫助,一邊不時看不起她,有時候我覺得她太傻氣。這些其實是出於自己傲慢的習氣,不時覺得自己這樣的看法很客觀。

給我沖擊很大的一次經歷是,有幾個月,我對蓮的負面「看法」很嚴重。手上長出一塊凸起,越長越大,像骨頭那樣堅硬,我找不到自己的問題,對這個不斷長大的凸起還產生了擔心。後來當我又遇到困難,蓮再次善心幫助了我,她這個人根本不計較別人的態度和看法,那次我不禁懺悔自己的不善,這個想法浮現後,凸起居然幾天之內快速減小最後消失了。這次神奇的經歷讓我認到了自己的心性問題,固執、不善、狹隘、自以為是,背後是傲慢。不知道那個「凸起」是不是對應著自己內心的堅固而膨脹的物質?

我逐漸感覺到,不恭敬與從小受黨文化洗腦有關。我認識的一些同修,有的修煉方面可以說很「拼」,三件事都付出很多,但是不難發現有很多傲慢習氣,表現為,經常看不上這個那個的,這類同修後來經歷病業的很多;也有的同修非常不錯,表現為,任何時候,對待任何人,都不失恭敬,這樣的同修的修煉狀態也非常平穩。

從法中我理解到,神看人心,可人注重看「成就」和能力,沒有注重看人心。現代人,特別是中國大陸的人,容易對老實巴交、不會說話的人傲慢,容易對動作慢的人傲慢,容易對囉裏囉唆的人傲慢,容易對自己因各種原因看不上的人傲慢。也許因此吧,故事裏的神仙才常常示現「弱者」形像來考驗人,甚麼囉唆老頭啊,瘋癲老婆子啊,沒有眼力價兒的乞丐啊等等。因為「弱者」才是試金石,試試人的心是不是真的善良、誠懇、謙卑、恭敬。

我過去對蓮的傲慢,這算甚麼嚴重問題嗎?經過思考我意識到,一是,蓮是一個非常老實的人,古話說這類人是「人欺天不欺」──世人常常嫌棄老實人,但神恰恰不這麼看,這類人不傷害人、不損德,更需敬重;二是,蓮一直對我幫助很大,可我卻對待她態度失敬,自己覺得不算個啥事,可神也許不這麼看。

現代人對人的評價很多是基於現代觀念,背後有很強的爭輸贏、與人鬥的心。

我記得,在我非常傲慢自大的那些年,還有同修說我狀態不錯,很「自信」。現代人多把「自大」看成「自信」,把某種高傲的神態及肢體語言用「氣場強大」來誇讚。現代人說的「自信滿滿」,很多實質是「自滿」。

我也發現,傲慢在周圍的同修中還不少見。例如很多嚴重病業的同修,之前都是比較傲慢的,但很多人並不自知,不知道自己對人態度的輕慢、不屑、嫌棄、不耐等,不用真善忍衡量自己。

當我心態轉變後,對人的看法也不同了。過去我覺得「自信」的人,後來發現其實很多是「自大」,缺失了對他人的尊重,更別說恭敬了;有的有點小本事、小職位就盛氣凌人,自我表現不可一世;而過去我覺得窩囊的人,現在發現很多是老實人,人品善良敦厚,質樸守真,沒有抬高自我、貶低他人、攻擊他人的壞習慣。

古人提倡「溫良恭儉讓」。《史記》有個故事說,宰相晏子的車夫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非常傲慢。有一天車夫回家,看見夫人收拾東西要回娘家。夫人說:「我覺得和你在一起特別丟人,很恥辱!」「我現在給齊宰相『開車』,你不覺得光榮嗎?」「你一點學問都沒有,卻傲氣沖天、趾高氣揚,宰相有那麼好的修養和學問,但一點也不炫耀自己。」

傲慢的來源

九評編輯部在《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8)》裏有兩段話如下,讀後令我認識到,傲慢不是一般的問題,怪不得我過去長期學法不得法:

「修煉要正心誠意,而傲慢是魔鬼的本性,和修煉的要求完全相反。共產邪靈目中無神,在其破壞修煉文化的過程中,專門給人灌輸魔性和狂傲,不讓人謙卑而鼓勵人自滿、自傲,比如戰天鬥地、無法無天,讓人走向對神的悖逆、不順服。」

「古時候,人要正心誠意才能修煉,在心裏神性的一面起作用時,才能領悟宇宙的特性和神講的法。共產邪靈通過破壞修煉文化,放大人的傲慢,使人進入一種與神完全對立的心靈狀態。使得現代人如同收音機對不准頻道,容易接受共產主義的信息,卻很難理解神的智慧和教導。」

以上謹與同修分享,共同精進。

[修煉人之間的理性交流,通常只是個人當時修煉狀態中的認識,善意交流,共同提高。]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