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法中修煉 我的工作環境改變了

EMail 轉發 打印
【明慧網二零二四年四月十五日】以前的我,為人小心謹慎,做事瞻前顧後,生怕別人不高興,所以生活的很苦很累,而且經常陷於自責之中。二零一六年生完大女兒後,我出現了抑鬱的症狀,那時我就像一隻刺蝟,誰靠近我,我就刺傷誰。在我深陷抑鬱情緒不能自拔之時,我有幸修煉了法輪大法,自此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不僅性格溫柔了,而且做事能堂堂正正、坦然面對。下面我說說我如何在大法法理的指導下,扭轉工作環境的故事。

初來乍到遭妒嫉

我從國內某知名高校博士畢業後進入了一個普通的初中學校任教。這所學校學生不多,而且生源質量較差,當時的口碑很不好。我的到來,使學校有了第一個全日制博士,這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還被電視台報導過。很快學校裏的老師們都聽說了我。我是一個不喜歡拋頭露面的人,沒想到這份「知名度」讓我變成了一些同事和領導的「眼中釘」。

我在學校裏教生物,同時兼生物實驗員的崗位,這個工作主要是為幾個年級的老師和學生準備生物實驗的材料和用品。當時的生物備課組長王老師(化名)是一個很年輕、但教齡已有十年的老教師,她很努力,也很要強。我來了以後,她開始處處針對我。首先是增加新的實驗,已經升了年級的學生又重新補做以前的實驗。而且她對實驗的要求非常嚴格,甚至是嚴苛的。所以當時為了準備實驗,我早來晚走,有時週末還要加班。

後來,我懷孕了。我以為王老師會減少實驗的數量。事與願違,她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那時我挺著大肚子,刷托盤、剪豬心、配藥品……有一次,因為準備實驗,站了一天沒有休息,下午下班的時候,肚子痛得起不來身。

但是,王老師絲毫沒有減少實驗的意思。而且,我和王老師教同一年級,有時我向她請教,她會搪塞說不知道,或者翻著白眼輕蔑的說:你不是博士嗎?她經常在統考前自己出題,不讓我參與,而且還給本班學生透題。所以每次成績出來,她班學生都比我教的班級學生成績高很多,我因此受到了領導的批評。

後來還因為一些誤會,她幾次在辦公室裏當著其他教師的面狠狠的罵我,直到把我罵得嚎啕大哭,抽噎的說不出話來。後來,不僅是王老師,還有副校長、人事幹部、甚至是小職員都會不留情面的訓斥我、諷刺我、辱罵我,甚至要挾我。我的工資、評職都受到了影響,我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

善心改變同事和領導的看法

時間久了,和我關係好的同事說我:「你太軟弱了,你怕啥?你是博士,校長還指著你,跟她們幹!」也有同事說:「你就是慣著她,要擱我,早就和她罵起來了。」每當聽到這些話的時候,我心裏感到舒服一些,彷彿那受傷的心終於有人看到,終於有人安撫。

可是,我想到自己是修煉人,要按高標準要求自己。我就想,古時候徒弟學手藝,還要先幹幾年苦工,才能開始學本事。我在學校準備實驗,就像是古時候的徒弟學藝,我在準備實驗的時候,王老師會提實驗的要求,這不也是在傳授我經驗嗎?以前的普通人都能忍的住,吃的了苦,我作為修煉人也行。這樣我慢慢的不怨恨王老師了。

後來王老師開始讓我參與出統考試卷了。有一次出完了題,考試頭一天,我提前把試卷打印好。第二天一大早,王老師給我打電話說,試卷中有一個錯別字,讓我重新打印。當時時間很緊張,我急急忙忙去打印,和我關係比較好的一個同事知道了情況說:「這個王老師怎麼這樣啊?又不是甚麼大考,為一個不重要的字重新印試卷,我看就是想折騰你。」因為平時老師們出題難免會有疏漏,一般考試的時候,老師轉考場時,說一下就行。我也剛想埋怨,但是我和同事說:「王老師這是辦事認真,她做的是對的,是我要學習的。」同事驚愕的看著我。

每次王老師需要我的學習材料,我二話不說就給她。但有時我向王老師要一點學習資料,她都會直接拒絕。雖然被直接回絕的滋味很不舒服,但我告訴自己這是她的權利。有時她要在我寫的成果論文裏掛上她的名字,我心裏不太願意,認為她不勞而獲,心裏不平衡。但是加上她以後,還是因為一開始沒有主動掛上她,而被她大吼。我感到真、善、忍中的「忍」真的很難。

因為王老師經常在副校長那說我的問題(其實很多都是誤會),致使副校長對我很有意見。後來副校長多次把我叫到辦公室批評我,我當時很想為自己辯駁,把王老師這麼多年對我的不好一股腦傾訴出來。但是我忍住了,我真心對副校長說:王老師是個辦事認真的人,我以後多向她學習,您提到的問題,我一定會注意。

後來又有一次,副校長在全體教師會上把我像一個孩子一樣數落,我站在台子上,下面一雙雙眼睛盯著我,感覺每一分每一秒都好漫長。過後,我一直告訴自己要不怨不恨,不記不報。

我和王老師、副校長好像隔著一層東西,總也無法逾越。我堅忍著,不知道何時是盡頭。我開始讓自己忘記別人對我的不好,記住她們對我的每一點好,並且按照師父要求的遇事找自己的問題,我發現了自己還有怨恨心,不平衡的心等等。我努力的讓自己放下這些心,不管她們怎麼對我,我都要真心的對她們好。

有一次,為王老師準備蔬菜裝片的實驗,王老師沒和我說,更改了實驗時間,準備的蔬菜就浪費了,我就再去買。結果,王老師又臨時更改了時間,我又重新買了蔬菜,準備好實驗。後來,王老師上課時學生破壞了材料,又要重新準備,我就又去買,最後,我前前後後準備了好幾次。這個過程中,我沒有一點怨言。最後,王老師感慨的說:「也真是為難你了,你做事也真是任勞任怨。」

後來,我把一個重點課題的負責人位置讓給了王老師,自己作為一個成員勤勤懇懇的為這個課題付出,不再有心裏不平衡的感覺了。王老師看到我無私的奉獻,慢慢的她和我的心越來越近了。有一次,王老師真誠的向我道歉,說她的脾氣太急,希望我能原諒過往。我再想用她的資料時,她一揮手說:「不用和我說了,隨便用。」更讓我想不到的是,有一次王老師竟然給我提前準備好了實驗。在師徒結對的時候,她激動的和我擁抱,現在還會叫我寶貝。

副校長和其他的同事也慢慢的改變了對我的看法。有同事說:「你知道咱們學校誰活得最明白嗎?就是某某某(指我),她活得最通透了。」

現在我真心的感謝王老師、副校長等人幫助我提高心性。

善心改變學生

剛來到學校時,學校生源很差,有的頑劣不學習,有的說髒話罵人,也有的抑鬱不說話。這裏的老師基本都用「吼」加「損」的方式來管理學生。我的聲音小,性格又溫柔,吼不出來,又不會損人,所以我一直不停的探索如何與學生相處。最後我發現,按修煉人的標準是最好的。

師父說:「工作中的語氣、善心,加上道理能改變人心,而命令永遠都不能!」(《精進要旨》〈清醒〉)

我開始用善心對待學生,真心的為他們考慮,說話語氣上不傷害他們,也會為他們講述做人的道理。慢慢的我看到了他們的改變。這裏我講講女孩雙兒(化名)的故事。

我第一次提問雙兒的時候,她站起來不說話。我嚴厲的提醒了幾次讓她說話,結果她哭了起來,並用仇恨的目光注視著我。後來我找到她,告訴她要好好學習生物。沒想到,她咬著牙惡狠狠的擠出幾個字:「我就是能學好也不會學生物的。」我很震驚,不知道這個孩子到底經歷了甚麼。

後來我了解到雙兒學習不好,沒有朋友,因為身材很胖,同學們還會嘲笑她。平時她只喜歡畫畫,別的都做不好。她很自卑,也不和別人說話。我知道後,開始慢慢的感化這顆受傷後冰冷的心。

開始,我利用課上學生做練習的時候,走到她身邊,輕聲的對她說:「剛聽懂了嗎?會不會寫呀?」她抬頭看著我,不說話。但是眼裏的殺氣少了很多。

在實驗課上,雙兒的同桌不願意和她坐,要換桌。我問班級考試第一名的學生是否願意與雙兒一起坐,這個學生很善良,欣然答應了。大家看到班裏最有威望的同學都願意與雙兒坐在一起,大家對雙兒的態度好了很多。

慢慢的,我取得雙兒的信任。我開始找她聊天,鼓勵她。後來有一天,我收到雙兒的一封信,她在信中表達自己非常的焦慮痛苦,感覺自己一無是處,看不到希望,想要自殺。我當時看到了孩子的處境很危險,趕緊給她回了一封信,告訴她:「人生的路很長,有高峰,有低谷,得意時不驕躁,失意時不氣餒。」我舉出了她的優點,美術好,單純善良。最後我說:「雙兒,我很喜歡你的笑容,因為你的笑非常的純淨,像春風一樣,可以多笑一笑嗎?」

從那天開始,雙兒把蓬亂的頭髮梳了起來,露出了乾淨的面龐。她見到我還是沒有說話,但是她向我笑了,她笑的很真誠,當時我感受到了春風拂面。上課時,我提問問題,雙兒舉手了,我叫起她來,雖然回答的不是很到位,我還是誇獎了她,為她點讚。後來她和我說,這是她有史以來第一次舉手,緊張到坐下後身體還在哆嗦。

後來雙兒因為學習問題被叫家長,我了解到雙兒的家庭問題也很多,雙兒恨她的媽媽,經常詛咒媽媽出車禍死亡。爸爸對雙兒很好,但她也不領情。後來,我慢慢的和她聊如何做子女等等問題。兩年的時間,我在大法中修出的善慢慢的感化了她。中考完畢後,雙兒給我寫了一封很長的信,她很感謝我,說我是能夠理解她的人。今年我生日那天,她送給了我一幅我的畫像,她畫得非常精緻,令我欣慰的是,畫的背景是一朵盛開的向日葵。我看到了當年那顆冰冷的心已經像向日葵一樣,開始面向陽光,追隨光明。

像雙兒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現在我走在走廊裏,經常會有學生跑過來抱著我的胳膊,或者靠著我的肩膀,把我當成是家人一樣親切。我不教的學生也會經常到我辦公室來待一會兒,聊聊天。感謝大法,改變了我,也改變了這些迷途的學生。

佛光沐浴校園

我剛來學校時,學生人數很少,上課間操時,偌大的操場只有幾列學生,空蕩蕩的。這幾年學校發展很快,如今操場已經快站滿學生了。這些學生很多都聽過我的課。我在課上會講傳統文化、講上古文明、講科學與佛學、講進化論的假說,也會講善惡有報的故事,講做人的道理。我教過的學生大都明白大法真相,尊師重道。我還利用學校廣播的機會,為學校師生播放明慧廣播「神傳文化節目」中的故事。學校的每個角落裏都沐浴著大法的福音。

現在回想起來,剛到學校時的光景已恍如隔世。若沒有修煉法輪大法,我不知道自己會是怎樣的身心疲憊。感謝大法,感謝師父,把我變成了一個為他的人。

(c) 1999-2025 明慧網版權所有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